2,6-二甲基苯取代的镁卤化物的合成及表征开题报告

 2021-08-08 20:28: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合成高效、专一的催化剂一直以来都是化学家的主要研究工作之一,然而大多数的催化剂都是含有金属元素或类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这其中又以含过渡金属元素的催化剂最多,它们已经被大量应用于c-h活化,硅氢化和硼氢化等一系列催化反应中,并且取得了显著效果。

但是催化性能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催化剂本身的反应活性、底物的性质、反应条件等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994 年,lappert研究小组报道了这类配体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以及用于乙烯和丙稀聚合中的催化效应。

2007年jones课题组第一次以β-二亚胺配体和胍基配体成功合成了稳定的镁卤化合物,此后他们用合成的镁卤化合物催化了大量的新反应,其中包括活化小分子,合成新颖结构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以及与第14主族的锗、锡、铅化合物反应等。

2009年我国杨晓娟课题组以α-二亚胺配体在四氢呋喃溶剂中用钾还原,成功分离出了含三个四氢呋喃分子和一个钾的镁卤化合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研究内容:1.2,6 - 二甲基苯胺取代的镁卤化物的合成及表征二. 研究计划:1.2017年2月20日~2017年03月10日:准备工作和开题报告。

2.2017年03月11日~2017年05月10日:进行2,6 - 二甲基苯胺取代的镁卤化物制备方面的实验和数据采集。

3.2017年05月11日~2017年05月25日:进一步完善实验工作和数据测试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已成功报道的镁卤化合物案例。

本课题通过开发具有类似合理空间位阻效应的新型配体,一方面因所需配体的原料较廉价;另一方面合成所需配体的步骤也相对较容易。

希望以这类配体为切入点或探针来稳定具有室温存在、结构新颖的镁卤化合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