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改性剂的制备开题报告

 2021-08-08 01:54:30

全文总字数:1397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城市建设中,大多数的公共场所的路面多采用密级配沥青路面或者水泥混凝土路面,虽然这种材料铺装简单、成本低廉,但对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

一方面这种不透水铺装使大部分降雨通过城市的排水系统排走,大大减小渗入地下的雨水,严重影响其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大降雨使得地面径流量急剧增高,既降低了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又加重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透水性沥青路面凭借其良好的透水性,成为解决洪峰流量增大,城市水资源匮乏,城市排水系统在大雨期间瘫痪等问题的有效手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起源于欧洲,早在1960年德国就兴建了这种路面,美国则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地方上兴建这一新型路面,并1974年制定了设计规范,此后欧洲的西班牙、法国、荷兰、英国、瑞士和比利时等国家也开始使用,日本则在20世纪80年代赴德国考察后开始对其进行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很快,并制定了《透水性路面铺装技术指南》,自此技术指南制定后,该技术指南对透水性沥青路面铺装的定义、铺面的结构、材料的要求以及配合比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均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截止于1996年底,日本铺筑的透水性沥青路面累计达800万m2,占高速公路的70%,德国等欧洲国家为60%,而美国早在1982年就已经累计达到了1500万m2。

可以说透水性沥青路面的已经经过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

我国在透水性沥青路面的建设和研究上起步较晚,透水性沥青路面始用于 1971年动工建设的台湾中山高速公路,而大陆方面首先在宝鸡一牛背一级公路铺筑了约800m的试验段,随后在上海、黑龙江、河北、广东等地也铺筑了一些小规模的试验路,但当时对我国的重载交通的发展和严重程度考虑不足,同时缺少优良的改性沥青等问题,均未取得成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以sbs为主要改性剂,配合其他改性材料,制备沥青改性剂,以达到透水性沥青混凝土使用要求。

研究计划:1.2017年3月1日~3月15日:准备工作和开题报告。

2.2017年3月16日~5月10日:进行沥青改性剂的制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简称为sbs,其可作为树脂改性剂,沥青改性剂,粘合剂等。

兼有塑料和橡胶的特性,被称为第三代合成橡胶。

现作为改性剂配合其他材料可提升透水性沥青混凝土的透水性,可有效解决大雨期间城市路面所面对的严峻问题,具有广阔的前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