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环保垃圾分类”微信小程序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1-11-20 22:59:4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可以有效解决“垃圾围城”的环境问题,实现资源再循环利用以缓解资源问题。在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已经卓有成效,中国上海于2019年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但居民垃圾分类收集习惯养成需要一个过程,居民不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用于分类整理生活垃圾。很多城市的居民无法正确处理垃圾分类问题,分不清生活垃圾的类型和投放方式。目前,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主要以社区工作人员口头宣传为主,为了解决社区工作人员宣讲的信息传播效率和宣传覆盖范围的问题,促进了一些垃圾分类APP的蓬勃发展。如2014年6月,杭州推出“收废品”APP,居民将废品分类投递到回收箱内并扫描二维码,不久后便会收到后台反馈的积分,可兑换奖品也可提现。2015年,宁波推出的“幸福绿城”APP可以帮助居民预约需要领取的家用分类桶和垃圾袋。2015年,深圳推出分类回收平台“回收哥”,积极探索“互联网 垃圾分类”新模式。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兴起,很多行政区域、社区等纷纷推出垃圾分类的公众号,如上海的“绿色账户”,北京的“美一点”、“智能分类”等公众号,在宣传垃圾分类政策教育的同时也提供部分简单的功能。诸如上述种种APP,功能不一,侧重点不一,都在垃圾分类中运用互联网思想,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和主动性。然而,APP的使用更多的是基于年轻人使用智能手机,而居民日常生活中更多的生活垃圾分类源头经手于中年人和老年人居多。他们对APP使用不熟悉,存在下载难、注册难等问题,却大多都会使用微信。而针对垃圾分类的微信公众号,首先用户要扫二维码关注订阅号,然后用户还要在订阅号的界面开启二级三级菜单去使用,相对来说功能较弱、较为单一,而且用户用起来很麻烦。此外,用户一旦订阅了公众号就被绑定,不得不常年接受各种推送信息。因此,本文研究一款契合民众需求导向的“爱环保垃圾分类”微信小程序。针对广大的微信用户,充分利用微信小程序“触手可及”和“用完即走”的特点,无需下载安装APP,不用担心下载难、注册难和占内存等问题。微信小程序特别适合于线下各类业务,用完就走,不留任何负担,并且不需要订阅,不能推送信息迫使用户被动接收。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次设计的基本内容是设计并实现一款基于微信平台的垃圾分类微信小程序,主要实现两个功能,一是给用户提供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二是帮助用户快速查找垃圾的分类。

开发“爱环保垃圾分类”微信小程序使用的开发工具是腾讯官方为开发人员提供的专门开发微信小程序的开发工具——“微信web开发者工具”(简称“开发者工具”)。小程序的开发框架是微信团队为小程序开发提供的mina框架,开发语言为wxml、wxss和js。

具体功能实现上,首先在小程序前段界面通过视图组件设置两个功能选择按钮——知识学习和分类查询。知识学习功能通过文本组件来展示有关垃圾分类知识的内容。实现垃圾分类查询功能的关键步骤包括:1)创建wxml文件来设计垃圾分类关键字检索的界面。2)建立js文件来具体实现查询功能。通过wx.request函数,将用户搜索的垃圾名称提交到小程序的后台处理,用循环遍历算法来进行对输入的垃圾名称的分类的查找,后台处理查询完成以后将查询到的结果输出给前台。3)在mysql中建立后台数据库,在服务器端建立php搜索服务文件,在后台数据库中进行遍历查找,最后得出分类结果,并且将查询到的结果输出给前台显示。4)设计检索结果的呈现页面,这里采用的是创建wxss文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文献资料,明确研究目标,完成开题报告;

第4-10周: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设计及软件设计;

第11-12周:进行系统调试、完善系统功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尚雪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0(01):137-138.

[2]杨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和对策浅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1):142.

[3]王爽.微信小程序在垃圾分类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1(22):66-6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