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迹地灾后恢复与气候的相关性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02:00:29

全文总字数:131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森林作为整个地球上面积最大、构成方式最复杂、物质资源最丰富的陆上生态环境系统,具有多功能、多效益的特点,不但可以为人们生活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源,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同时森林具有的一些生态功能,如调节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等,对促进整个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有着巨大的意义。

火是森林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自然因素,其对于森林的作用具有两重性,适度的火烧是有利于森林平衡的稳定因素,但是大范围不受控的森林大火不仅会破坏森林的结构和功能而且污染环境,也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威胁。

全球统计每年发生的森林火灾高达数十万次,受大火影响的范围高达数百万公顷,大概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 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都有研究关于火灾和自然气候条件(如二氧化碳浓度)下森林的恢复状况和轨迹,通过遥感影像分析和传统资源地面调查这两种方式,而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与此同时,国外根据不同地方着重分析不同生态恢复措施以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而国内更侧重于各种外在条件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如气候变化与火干扰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火干扰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以提出针对具体地方生态系统的应对措施。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1)过火强度制图。

通过归一化火烧指数(normalized burn ratio,nbr)评估过火强度并进行量化制图;(2)森林恢复制图。

基于vct产品进行森林恢复制图,并结合landsat影像估算森林蓄积量;(3)不同过火强度灾后森林恢复分析;(4)气候因素对灾后森林恢复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本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会根据数据生成各种直观的图表,有利于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和研究过程的展现;(2)基于VCT产品进行森林恢复制图,并结合Landsat影像估算森林蓄积量,为林区的决策管理提供更完善的基础信息;(3)研究不同过火强度灾后森林恢复分析的同时,考虑并研究气候因素对灾后森林恢复的影响,探索气候因素在森林恢复中的作用,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