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等级综合评价开题报告

 2021-12-15 21:28:4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水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重要载体,水源涵养在各项生态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对系统生产力、养分循环等其它功能都会产生影响。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一直是生态学与水文学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也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是一个动态发展中的概念,其内涵随着人们对生态系统与水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变化。早期对水源涵养的研究是指生态系统对河流水量的影响,主要涉及到径流调节部分。后来的生态系统拦蓄降水和土壤含水功能逐渐受到重视,并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研究,但是大多数研究都局限于某一生态系统内的研究(如森林生态系统),研究范围狭小局限,但事实上,外界因素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在更大的尺度上研究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这样能得到准确合理的数据,对水资源的保护更具指导意义。

(2)研究目的:本研究将选择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的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作为研究区域,将各种因素影响下的水源涵养功能作为供给因子,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作为需求因子,综合考虑供需关系,确定该区域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等级的空间分布;再对该区域长时间序列的水源涵养功能状况进行研究和评价,得到研究区水源涵养功能的变化趋势,并提取出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因素,

(3)意义:通过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等级评价,得到该区域内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大小的分布状况,找出对研究区内水源涵养起重要作用的区域并求其进行重点保护。与此同时,找出对水资源需求量较大的区域,进行水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合理分配;通过对水源涵养功能长时间序列的研究,得到该区域内各生态子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的变化趋势并找出影响因素,对今后该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研究将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等手段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水源涵养重要性等级的空间分布状况和各生态子系统水源涵养能力的长时间序列估算。首先,综合考虑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水源涵养功能影响的重要程度,建立水源涵养重要性指标体系,将水源涵养功能因子和水源涵养需求因子作为准则层,并分别将两个因子分为直接功能因子、间接功能因子和直接需求因子、间接需求因子,再对各指标进行细化并赋以权重,并采用多级加权求和方法实现水源涵养功能重要性的综合评价,最后利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重要性的空间分布。再通过对该区域长时间序列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水源涵养功能的时间变化;并进一步结合水源涵养指数(WI)、水源涵养服务功能保有率(WR)等指标评价该区域水源涵养功能的整体状况,利用生态敏感性评价中的水土流失敏感性等相关指标了解人为因素对该区域水源涵养能力的影响。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3月 查阅资料,文献翻译、确定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3.15-4.2 收集数据,根据数据类型及精度确定计算模型

4.3-4.12 数据处理、撰写论文前两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刘慧明, 高吉喜, 刘晓, 张海燕, 徐新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0-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评估[j].生态学报,2020,40(6): -.

[2] 张 强,陆 荫,杨 青,张正煜.祁连山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状况评估[j].甘肃科技,2019,35(13).

[3] 龚诗涵,肖洋,郑华,肖燚,欧阳志云.中国生态系统水源涵养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17,37(7):2455-246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