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1109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近年来,真菌及其毒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多起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使我国也日益重视食品污染、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ota 是污染农作物的一种较常见的真菌毒素,对动物和人的健康有很大潜在危害。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对谷物中赭曲霉毒素a的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技术、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技术、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荧光光度法联用技术、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基于核酸适配体的检测技术、荧光比色技术、免疫生物传感器技术、蛋白芯片技术及分子印迹技术,薄层色谱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目前,中国ota检测主要以传统仪器法为主,包括色谱法、质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免疫亲和柱层析净化等。
这些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比较繁琐,检测周期长,且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在ota检测中的实际应用。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内容:将核酸适配体识别技术和高灵敏的荧光分析技术相结合,根据适配体与目标物质结合后荧光标记适配体互补链解离导致荧光信号的变化强度的原理发展的一种基于荧光的生物传感技术,并对核酸适体和与核酸适体部分互补的DNA片段进行合理设计,利用荧光探针对小麦中的真菌毒素进行快速检测的方法,实现对赭曲霉毒素A的快速检测。
计划:2018年1-2月:查询资料、阅读文献、了解课题内容2018年3-4月上旬:准备并进行实验,纪录实验过程和数据2018年4月下旬-5月:论文大体完成2018年5-6月:准备答辩并完善论文
4. 研究创新点
该研究将核酸适配体识别技术和高灵敏的荧光分析技术相结合,根据适配体与目标物质结合后荧光标记适配体互补链解离导致荧光信号的变化强度来快速检测霉菌毒素,如利用标记有荧光素的核酸适配体与淬灭剂aunps构建了一种通过荧光信号变化进行ota检测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在实际样品检测中表现出了较高的灵敏度,说明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该方法为真菌毒素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也可为构建简便、快捷的适用于食品其他有害因子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