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171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目的是通过以有机污染物为营养源,用无机盐固体培养基对在洪泽湖底质中可能降解藻毒素等有机污染物的细菌进行分离、筛选和培养,得到能够进行降解某些有机污染物的细菌。其主要意义在于:在自然界获取能高效降解某些有机污染物的细菌,为进一步的菌种鉴定奠定基础,最终为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治理提供条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通过对洪泽湖水质、底泥及水生生物样品10种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浓度进行测定,发现北部湖区和南部湖区的总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浓度较高,其中成河北的浓度最高。北部湖区及出湖口附近形成一个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污染带。(张莉,王兆群,周卫华,王芳. 洪泽湖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j]. 中国环境监测,30(3): 55-59)
为了揭示洪泽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了10个点位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性,并评价了其潜在生态风险.(余辉, 张文斌,余建平. 洪泽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32(2): 438-444)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以有机污染物为营养源,用无机盐固体培养基对在洪泽湖底质中可能降解藻毒素、多环芳烃、硝基苯等有机污染物的细菌进行分离、筛选和培养,并进行降解实验,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降解效果。
研究计划:研究周期为两个月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前往洪泽湖流域采取样本,在流域中选取3个点进行采样并记下位置,采样点之间应该距离足够大,防止互相干扰,保证结果准确性。取样地区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如各个入水口,水质与其他地区有明显差异的地区等。对采到的样品进行预处理。
4. 研究创新点
(1)手段先进。本选题使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技术均处于最前沿,紧跟时代的步伐
(2)具有实用性,我国水体污染以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污染为主,研究内容可以有效地对有机物污染进行控制而且切实可行。
(3)选题富有挑战性。本选题虽基于诸多研究成果之上,但仍然有自己的研究特色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具有挑战性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