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田土壤微塑料的污染及其防控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31 21:43:4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课题的意义:土壤环境中微塑料污染及毒理学效应逐渐引起关注,但微塑料对植物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仍十分匮乏。为探究微塑料对陆生高等植物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的毒性作用,通过植物对微塑料暴露的响应找出其作用规律,得出相应结论,为以后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微塑料污染找出相应的治理办法和解决途径。同时为以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据。

国内外研究进展:目前有关微塑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河口和湖泊等水域生态系统中的污染现状,以及微塑料对藻类、贻贝、鱼类和虾类等水生生物的毒理学效应及其食物链传递,而有关微塑料对陆生植物毒性的研究较少,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从剂量、种类的不同找出微塑料对植物的作用规律及相应机理;从国内外各种文献中了解相关内容;为植物可能发生的污染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测定方法:待第 7 d 收获后,用游标卡尺测定芽长、根长,并将小麦幼苗置于 103 ℃烘箱中烘干 24 h 至恒质量,用天平称量记录。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

数、平均发芽时间和抑制率等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实验材料的创新:以小麦和微塑料为实验材料,这方面的研究少有。

培养方法的创新:用多种培养方法。包括水培法和土培法。水培法是用水培养小麦,土培法是用泥土培养小麦。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此研究正在进行中,尚无结论,计划正在稳步推进,预计在今年七月之前研究完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