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4339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湿地是全球的重要碳汇,其碳储量约占世界土壤有机碳总量的20%~25%,对全球碳平衡有着重要贡献。
滨海滩涂的开发利用会极大地改变湿地碳循环的路径与模式。
从大尺度来讲,这一改变会显著改变全球碳收支过程与平衡,影响全球气候变化。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沿海滩涂围垦历史及土地利用 滩涂围垦通常发生在大河口和高速沉积的沿海地区,如江苏,华东地区。
我国华东沿海地区作为国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和土地短缺的区域之一。
滨海滩涂作为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滩涂围垦是缓解人地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和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li et al., 2014)。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研究目标滩涂围垦50年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1.样地设置研究区域地位于江苏省中东部的东台市,地处黄海之滨,位于长江和黄河入海口之间,拥有丰富的泥沙沉积物来源,属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海洋性和季风性气候。
平均无霜期213d,年均温为14.6℃,年均降雨量约为1069mm,年均相对湿度88.3%,年均蒸发量约为1417mm,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东台境内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土质偏沙,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土壤ph值为偏碱性(ph为9.0~9.5);耕层土壤含盐量为1.1~2.1g/kg。
4. 研究创新点
1.项目特色选择东台市围垦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为研究样品,研究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以及有机碳的垂直变化特征。
2.项目创新之处运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系统分析苏北沿海滩涂不同围垦年限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规律,旨在揭示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差异对农林业可持续性的意义。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 农户宅基地置换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州、苏州、上海为例开题报告
- 农地流转对农户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和淮安市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 不同补偿方式下失地农民福利状况研究——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开题报告
- 新一轮集体林权改革对农户造林行为的影响——以浙江省松阳县为例开题报告
- 中国花生主产区生产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分析开题报告
- 兼业、土地投入对稻农技术效率的影响开题报告
- 中国苹果汁出口现状及其国际竞争潜力研究——基于日本1988-2013年苹果汁进口需求弹性的分析开题报告
- 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7市农户的实证分析开题报告
- 国内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研究——以部分农业大省为例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