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公交停靠站延误统计分析及应用开题报告

 2022-11-09 11: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选题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交通事业也在飞速地发展。就城市来说,一方面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猛增;另一方面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突飞猛进。但是,很明显后者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前者的增长速度。这就造成了大、中城市目前普遍存在的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繁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公交优先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作为城市动态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基础产业,也是联系社会生产、流通和人民生活的纽带。公交系统具有运载量大、运送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相对污染少、运输成本低等优点。因此,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首选途径。

作为最基础的城市公交设施,公交停靠站点是乘客和公交运输服务最基本的联系纽带,是公交系统实现其服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公交车辆必须在此停靠实现其对乘客进行服务的目的,乘客也必须在此上下车实现其出行的目的。据调查,公交车站在停靠站上下乘客及进出站时间占总运营时间的20-30%,由于停靠站排队及上下乘客时间的不确定性,也常导致运营间隔打乱,产生运营大间隔和小间隔。同时,每名公交乘客在一次出行中平均花费5-10分钟在停靠站候车,停靠站的空间布置和站台设施直接影响乘客的出行体验。因此,要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首先应科学、合理地设置停靠站,为乘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同时尽量减少公交车在停靠站不必要延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目前我国对公交体系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公交线网规划、客流分配以及智能调度方面,对公交停靠产生的交通影响、延误分析以及公交站点的优化设置方面鲜有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也没有细致、成熟的规划和设置规范。公交站点的规划和设置无章可寻,大多凭经验而定,致使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公交站点布局、设置和设计十分不规范,严重影响了公交运行效率、道路通行能力以及交通安全和城市环境。

根据目前所收集和掌握的资料看,由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公共交通主要以轨道交通为主,常规公交发车间隔大,道路条件好,交通流相对单一,因此公交停靠对路段交通流的影响相对较少,相关理论研究也不多;而我们国家,城市公共交通主要以常规公交为主,公交发车间隔大,公交车在站点频繁停靠,停靠时间长,尤其是人流、车流出行的高峰期间,公交进站停靠与交通流运行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十分明显;另外,由于道路条件的限制,为了避免公交停靠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许多城市的公交停靠站大多沿人行道设置,公交车辆停靠要穿越和占用非机动车道,造成公交车、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但是,目前关于此方面的系统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并不多。针对城市公交站点延误的问题,主要解决以下关键问题:

(1)城市公交站点延误相关理论分析与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孙锋在《公交站点运行效率计算及车辆停靠组织优化》[1]一文中,针对现有站点运行效率计算方法的不足,并结合我国常规公交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在公交站点车辆运行及影响区域交通特性、公交站点运行效率计算模型、公交站点停靠组织优化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与探讨,形成了系统、科学的公交站点车辆停靠组织优化技术体系;在文中作者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概括有:公交站点车辆运行特性及影响区域交通特性、公交站点运行效率计算模型、公交站点车辆停靠组织优化方法等,最后,对论文的研究进展及主要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下一步需要深入探索的内容。

王希在《城市公交站点延误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4]一文中,分别从乘客乘车过程和公交车在车站的停靠过程入手,对人、车元素在站发生时间进行深入、细致的划分和研究,运用在西安市实际调查的数据,分析各个环节的时间因子和延误情况,提出哪些时间和延误可以通过怎样的改变来缩短或者避免,从而降低车辆的驻站时间。最后,以西安市的两个重要站点为例,分析车站可能出现延误的原因,分别设计改造方案,对比改造前后车站延误情况,得出结论。

葛宏伟在《城市公交停靠站点交通影响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5]一文中,首先对公交停靠的最基本特征指标一公交车辆到达分布、加减速时间分布、公交停靠时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分布拟合函数,找出了各种特征分布所遵循的规律。在公交停靠站点对路段交通流的影响研究方面,论文选取了最常见的三幅路和四幅路沿机非分隔带和沿人行道设置的五种类型的公交站点。通过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分别对各种类型公交站点对路段交通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对交通流运行的影响程度和态势,选取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不同类型公交站点车辆停靠对道路交通流影响的理论模型,进而根据调查数据对所建模型进行回归拟合,确定了各类影响模型的回归参数和拟合效果。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论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公交停靠站点的优化技术进行了探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1.研究目的

在对影响城市公共交通站点的各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对乘客乘车过程和公交车在车站的停靠过程进行细致、深入的划分和研究,同时对站点设置形式进行分类,最后选取典型站点进行跟踪调查并结合实际调查的数据,分析各个环节的延误情况,提出哪些时间和延误可以通过怎样的改变来缩短或者避免,从而降低车辆的驻站时间,分析各种类型车站可能出现延误的原因;以此改善公交运营现状,提高公交运输效率;同时吸引市民乘公交出行,减少小汽车出行,实现低碳化出行,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2.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周次

工作内容

1

按照指定的英文原文完成翻译任务,及时检查并按时提交

2

检索与阅读相关专业文献,按时提交开题报告,并完成论文大纲工作。

3~4

根据设置位置、设置方法和站台型式将站台进行分类,进行实地调查。

5

完成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

6

中期检查,完成毕业设计中期检查表

7~8

总结出影响城市公交站点延误的各种影响因素,同时计算模型构建。

9~10

总结前面研究,撰写论文,完成论文初稿。

11~12

毕业论文定稿并打印装订成册,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13

论文答辩

第一周,按指导老师指定的英文原文进行翻译,及时完成翻译工作。

第二周,检索与阅读相关专业文献,构思文章的大概思路和技术路线,写出文献综述,合理安排毕业论文设计计划,按时提交开题报告。

第三到第四周,根据设置位置、设置方法和站台型式将站台进行分类选取的原则,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对城市公交站点进行合理的分类,选取并确定典型的调查研究对象,同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第五周,整理数据,表格汇总分析,得到初步原始数据,再进行分析综合为模型构建奠定基础。

第六周到第八周,在阅读和研究大量的参考资料及文献的情况下,同时细致分析车辆停靠过程中人、车、路各要素之间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实地调查的情况,一方面总结出影响城市公交站点延误的各种影响因素,同时计算模型构建;另一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站点总结出各影响因素的对其作用的轻重程度。

第九周,建立完善模型,具体分析不同类型站点延误的情况,给出具体有效改善延误的措施

第十周,总结前面研究,撰写论文,完成论文初稿。

第十一周,修改论文,请导师指导,然后进行论文规范性检查,完善论文。

第十二周,毕业论文定稿并打印装订成册,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准备毕业论文答辩。

第十三周,准备答辩,进行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