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下一代网络地址的ospf协议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2-11-09 10:59:5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我们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核心技术属于美国。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从理论上讲,编址1600万个网络、40亿台主机。但采用A、B、C三类编址方式后,可用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数目大打折扣,以至目前的IP地址近乎枯竭。在这样的环境下,IPv6应运而生。单从数字上来说,IPv6所拥有的地址容量是IPv4的约810^28倍,达到2^128(算上全零的)个。这不但解决了网络地址资源数量的问题,同时也为除电脑外的设备连入互联网在数量限制上扫清了障碍。

同时,IPv6的路由选择需要对协议进行一些改动。首先最主要的改动就是,每个协议消息都必须改为能够传送长度为IPv4地址4倍的地址。对于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如此的变动需要修改LSA(链路状态通告),为使OSPF支持IPv6并扩展,创建了一个新的OSPF的改进版本OSPFv3。互联网如火如荼的发展已经了必然要由IPv4向IPv6过渡的关键时期,其中路由技术为网络互联的核心技术。路由器选路过程实现的好坏直接会影响整个互联网的效率。因此研究开发IPv6路由技术将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下一代网络架构中的重要内部网关协议,OSPFv3将在未来的网络中充当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路由是在已连接网络段之间转发数据包的过程。在ipv6网络中,ipv6数据包在每个主机上进行交换和处理。每个传人或传出数据包叫做一个ipv6数据包。1pv6数据包中包含两个地址: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源地址与目的地址在数据包通过ipv6网络传输时,地址保持不变。冈此每个发送主机的ipv6网络层,检查每个数据包的目的地址,将此地址与本地维护的路由表进行比较,然后确定下一步的转发操作。

可见,路由协议是ipv6协议的核心。和ipv4类似,ipv6路由也可分为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两种。静态路由,简单说,就是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它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定义了明确的路径,一般不会改变,在网络拓扑结构发生改变的时候,需要网络管理员对路由表进行重新配置:动态路由是根据动态路由协议(ospfv3)计算出来的路由。在大型网络,或者网络拓扑动态变化的网络中,动态路由协议自动计算变化路由,并且随时进行路由表更新。

根据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各自的特点,一般来说,大部分网络使用动态路由协议在网络设备问通信,但是有时也可能会为了特殊的情况配置有一两处静态路由。静态路由可以重分布到动态路由协议中去,这样使用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网络设备间进行高效通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ospfv2是ietf组织开发的一个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网关协议,具有适应范围广、收敛迅速、无自环、便于层级化网络设计等特点,因此在ipv4网络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ospfv3即开放最短路径优先第三版,在rfc2740中定义。它的前身是ospf的第二版,在rfc2328中定义。在从ipv4向ipv6过渡的过程中,ospfv3作为下一代网络中的核心路由技术已经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和深入研究。

ospfv3中每个路由器都有一种或多种描述其当前状态和网络状态的链路状态公告,每台ipv6路由器有效地公告各种lsa。在当前所有路由器的lsa公告都完成之后,ospf网络就收敛了。根据lsa的集合,也就是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每台路由器计算以自己为根的一个最短路径树,路径树上的路径最后成为ipv6路由表中的ospfv3路由。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查阅资料,认真研究所收集到的资料。同时,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做记录。研究过程中,遇到值得商榷的问题,向指导老师请教,与同学探讨,订立一个初步的框架。

(1)与指导老师协商题目、提纲、参考书目、参考资料等事宜。

(2)提交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2022.12.13-2022.2.19

通过毕设系统完成审题,阅读任务书。

2022.2.19-2022.3.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