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开题报告

 2022-01-27 15:02:2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研究意义: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其充分利用与合理配置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因此,劳动力就业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而且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以及在新的贸易格局下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比较优势,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我国农村人口多,三农问题突出。而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关键途径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是中国融入世界和重新崛起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国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探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研究目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致在 1.7 亿-2 亿之间。在未来10 年左右的时间内,我国农村剩余劳力从土地上转出的规模将达到 1.5 亿左右。如何恰当合理地引导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系到城市化进程和农村发展的顺利进行。而想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高效的转移必须要搞清楚劳动力转移的动因和机制,通过文献调查发现,我国的学者大多选择定性的角度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而从定量的角度研究影响因素和劳动力转移的关系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而推动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有必要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的研究。文章意在通过相关的研究找出一些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希望有助于完善有关劳动力转移理论。

2.2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研究方法

l 文献阅读

通过图书馆借阅和网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阅读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历程方面的理论研究。借鉴吸收国外适合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和制度,归纳总结我国关于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成果。

l 实证分析

以江苏省为例,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数据的获取情况选出几个自变量,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找出可能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并结合结论提出促进劳动力转移的可行性建议。

3.2技术路线

课题方案设计

文献资料数据的整理收集

二手资料

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设想性建议

3.3可行性分析

课题较小适合我们的知识广度深度,可操作性好,并且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有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借鉴。并且实证研究部分涉及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等课程的知识,本科期间均有所学习。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本项目是在三农问题的老框架下,重点研究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影响,是对现有研究和理论的一个补充,对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点新动力。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6.12016.1.20:主要进行前期工作,为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和有关历史数据的搜集。

2016.1.202016.2.10:运用统计原理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016.2.102016.3.10:初稿的完成及修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