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山自然保护区隔药柃(Eurya muricata)种群结构与分布开题报告

 2021-09-16 08: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格药柃是山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6米,产于苏南、皖南、浙江、江西、福建、广东、香港、湖北、湖南、四川及贵州等地;多生于海拔350-1300米的山坡林中或林缘灌丛中。

在浙江凤阳山保护区内属于优势种群之一。

对维护林地环境、涵养水源、保护生态平衡、维持保护区生态系统等起着重要作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种群结构的研究是种群生态学的研究热点,这对于了解植物种群的发生、发展、消亡(灭绝)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种群结构指种群内处于不同发育期的个体组成,因而种群结构的研究往往指研究种群的年龄结构。根据种群年龄结构的不同,通常把种群分为三种: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和衰退型种群。

gleason(1920)和svedburg(1922)是最早各自独立地对群落中植物群落个体分布的非随机性进行研究的学者。svedburg是根据poisson序列方差等于均值的性质,将方差/均值作为随机性的估计量,开创了种群分布格局研究的先河。到了lloyd(1967)提出平均拥挤指示m和聚块性指标c,m.morisita(1959)提出格局指数ls等,才对格局的强度作出了更客观的度量,但并未改进取样方法,也未能对种群格局的纹理现象作出检测。

在1952年英国生态学家p.greig-smith设计了邻接格子样方(contiguous grid of quadrats),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组分析方法(block-size analysis of variance),才克服传统单一尺度取样机分析方法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种群分布格局的不足,向种群分布格局的精确测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使分布格局研究进入了新阶段。此后,kershawl于1960年提出了种群分布格局的协方差分析,以确定种群格局间的相关性,并在1970年提出计算分布各局强度的强度分析。另外,hill在1973年对greig-smith区组分析均方计算方法作出了修正,同时,提出了二项局部方差分析(twotermlocal variance)和谱分析(spectral analysis),用于邻接格子样方及样条取样数据的处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论文研究内容共分为以下个部分:

一是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了解该课题的相关内容,形成文献综述;

二是通过对凤阳山1hm2的固定样地定位调查(乔木层逐株调查种名、胸径、高度、冠幅和生活力等,对高度不超过2 m的树种计入灌木层,对灌木层和草本层调查种名、株数、高度和盖度,并记录层间植物。还应记录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海拔、坡度、坡向、枯枝落叶层厚度以及土壤类型等),获得该大样地中格药柃种群的分布及生长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在充分了解种群结构和分布这一概念的前提下,通过在浙江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实地调查,了解格药柃在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的分布格局,及其在维持核心保护区生态系统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为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