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成环境更新改造——废弃石膏厂景观改造设计C开题报告

 2021-08-08 21:50:4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废弃的工业建筑渐渐被遗忘,伴随着使用功能的消失这些废弃厂房产生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废旧的工厂、仓库既是在视觉上的污染,同时也是对生态环境长了不良的影响。在此中情况下,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废旧厂房的改造对寻求人、建筑与环境的相互依存是非常重要的,废旧厂房区的改造已经迫在眉睫。同时,这些旧工业厂房蕴藏的实体利用价值、历史价值和厂区环境景观价值等使其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美学价值,对其改造再利用的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具有特殊性。

旧厂房区的拆除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如建筑垃圾处理、运输,拆卸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等。可以说,如果在原地新建一座相同的建筑,其额外消费和浪费的能源资源将是巨大的,而这些都可以通过改造再利用节省下来。所以,我立足于南京栖霞区现状考察了一处旧工业厂房,对周围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利用现代景观设计,力图将其打造成一处公共艺术场所。

通过这次改造设计,旨在提升自己对改造环境分析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意设计能力,加强设计软件的应用能能力。同时,试图寻找出适应中国国情、可持续发展的旧厂房改造和再利用途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西欧及北美发达国家以就工业厂房的适应性再利用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5年,英国伯明翰大学迈克里克斯发表了名为《产为考古学》的文章,该文从考古的角度,强调产业空间即将面料的湮灭威胁与保存价值,促使英国政府指定调查、记录、计划与相关保存政策;1969年,美国制定《历史性的美国工程记录法案》;1973年,英国产业考古学会成立;同年,在世界最早的铁桥所在地铁桥谷博物馆举行第一届产业纪念保护国际会议;80年代,城市传统工业类建筑和遗址已被认作是城市的一种特殊景观产业景观;荷兰在1986年开始调查和整理1850年到1945年间的产业遗产基础资料;法国1986年开始制定搜集文献史料及建档的长期计划;日本在1980年末期开始盥洗文化财中属于生产设施方面的工厂和建筑保存,着手进行普查;2002年柏林国际建协21届大会将大会主题定为资源建筑,并引起了鲁尔工业区再生等一系列产业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进一步使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再生事业引发全世界建筑同行的关注。

经过近几十年的不断努力与完善,欧美国家的旧工业厂房遗产和地段保护实践已经成为城市再开发中一项带有普遍性的工作,总结看开展得比较成熟,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立足于当地现状,对于此废旧厂房的改造再利用,应在不破坏原有结构体系的基础下,尽可能的去完善它,使之为人民服务。要做到经济上可行、结构上合理、维护上方便的原则,从而使新的使用功能与旧建筑有空间形式二者之间的相互匹配。废旧厂房虽然在建筑结构和风格上没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但是通过改造后,却能赋予其新的使命。

要达到我们对废旧厂房改造设计的期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切入点进行改造设计:1.新旧元素整合。通过新旧元素的重新整合,为废旧工厂的改造 提供发展的可能性与自由度。新旧空间的相互融合是旧厂房区改造利用的必要前提。2. 设计修复原则。在改造设计过程中,以恢复和保存原厂房风貌为主,适当更新设施;在恢复保存原建筑外部空间形象的同时,运用现代玻璃材料和现代空间处理手法,创造能满足现代使用要求的新的内部空间形态。无论是旧建筑的内部更新设计,新建筑与旧建筑之间相互依存,都应遵循新旧融合的原则。3.运用隔墙灵活分割空间。厂房开阔宽敞的内部结构,可重新布局,随意分隔组合。即在可能允许的承载范围内,通过在原有空间内增设轻质隔墙或夹墙来创造新的内部空间形象,满足新的使用要求。近代老工业建设的这些老厂房、旧仓库背后所积淀的工业文明和场地记忆,能够激发创作的灵感,更能突显出艺术中心的文化韵味。

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改造命题,仅仅依靠建筑学和景观规划专业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运作的实施可行性,包括对于废弃厂房区的环境整治、改造建筑的选择、政府部门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参与、投入和产出的综合平衡等在产业建筑和地段的适应性再利用中往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我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产业类历史建筑的改造重新利用,将会使这些老建筑重获新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相对于世界的进程步伐,中国的旧工厂改造始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尽管起步较欧美要晚得多,然而发展的速度则要快得多,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已经进入到第4阶段。这固然因为中国的工业起步本身较晚有关,也与城市转型的速度有关。自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领跑城市率先开始了城市的转型,同时也启动和改造了一批具有历史意义的旧工厂改造项目,如上海的m50、8号桥,北京798,深圳华侨城oct等。近5年来,更多的城市出现退二进三以及对城中村的改造,使旧工厂改造迅速从一线城市先二三线城市扩展。

纵观旧工厂改造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城市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升级调整,加上政府的指引及相关政策的推出是这股热潮的核心动因。同时,旧工厂改造对于一个城市发展也有其特色价值。

从经济成本角度考量,城市版图在不断地扩大,那些曾经的旧工厂所占土地现今则是城市中心区域寸土寸金的资源。以上海为例,最初2005年的18个创意产业园中有16个是旧工厂改造项目,分布于静安区、卢湾区、黄埔区、长宁区等城市中心区域。因此,区位优势是其经济价值的首要体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