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校园交通优化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开题报告

 2021-08-08 12:08

全文总字数:144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大学生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进入大学校园。大学校园的老校区越来越拥挤,人口密度越来越高。并且,随着个人收入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校园内行驶的机动车数量也趋于增加,大量机动车在校园内无序穿行、无序停放。因此,校园交通通畅度、交通安全等问题成为近年来校园规划重点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校园交通现状问题的观察和总结,考虑校园中大多数师生对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感的要求,针对校园中交通系统的弊病,对校园交通进行优化研究。

希望通过对校园中动态交通、静态交通以及车行流线、人行流线的综合考虑,提出切实可行的校园交通优化策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有关于校园规划的研究中,美国上世纪60年代是集中建设高校的时期,一批学者专注于研究大学校园规划理论。richard dober在这批学者中最为著名。他对各国在校园规划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对如何设计校园设施提出了一些建议。在《campus landscape》一书中,分别对校园内部的机非车道、人行道和停车场的设计作出具体阐述,着重从视觉景观要求、植物配置要求、建筑环境小品等方面对校园交通系统提出建设建议,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在高密度校园规划方面,清华大学的吴正旺、孙振亚、曾焕恭、邓雪娴等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分析了当前大学校园呈现高密度趋势的原因,找出合理利用和节约大学校园土地资源的最佳方式以及在紧张的校园用地上进行校园空间扩张的策略。

在城市交通方面,发达国家对其有着比较广泛的研究,尤其是在城市的静态交通方面,比如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的规划布局、城市中停车需求管理等。其中,美国对此在67个城市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并在上世纪60年代,经过众多学者多年心血,编著成《城市中心停车》一书,对城市cbd静态交通规划进行详细的阐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是高密度校园交通的通畅度。

主要研究方法是实地观测、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通过对校园内机动车、非机动车行驶的路线、速度、停车场的位置和数量进行实地观测,对高峰时期人流密集地段的交通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对校园内部的教职工、学生以及外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访问、访谈,掌握校园交通的服务对象对校园交通的满意程度、使用感受和期望目标;再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确定校园交通的停车需求和校园道路使用者的总体期望;最后通过理论分析,指导实际的交通优化策略设计,设计出针对南京林业大学校园交通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

1、绪论

2、校园交通相关理论

3、相关案例分析

4、高密度校园交通问题及优化策略

5、结论

研究计划

2017年01.022018年01.11:开题

2018年3.183月下旬: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2018年4月上旬4月下旬:完成初稿

2018年5月初5月中旬:完成第二、第三次论文修改并定稿

2018年5月下旬:做PPT,准备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1、对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准确的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

2、对高密度校园的交通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3、贯彻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落实使用者对校园交通的具体要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