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思想对《聊斋志异》和《怪谈》影响的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2022-04-06 20:54: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聊斋志异》俗名《鬼狐传》,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本文言文短篇小说集,收录小说近五百篇,包含民间习俗、奇谈轶事,事物变化,题材广泛,故事不仅有始有终,留下的篇章数量繁多,质量高,笔触优美。《聊斋志异》的文学价值不仅体现在它丰富的选材、优美的笔触上,它反映出的过去的历史,暗藏的现实意义也是十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怪谈》虽在中国不为人熟知,但在日本却是现代怪谈小说的鼻祖。《怪谈》作者小泉八云跨国写作的身份也让《怪谈》本身多了一份“从他人角度看自己”的新鲜感,就像俗话说的那样,他的文字有着一种“旁观者清”的味道,这反而让文字更为凸显出日式风情。

关于《聊斋志异》和《怪谈》的研究,已有很多前人挖掘作品中反映的历史背景,也有很多人通过分析作者的生平观察文字里透露出的价值导向,例如研究作品角色,可以看到《聊斋志异》中人物形象中蕴含的儒道墨思想文化意蕴;张敏在《从狐女形象看聊斋志异的艺术形象》中找出狐女形象的共有特点;葛愚的《小泉八云的女性观——以怪谈中女性形象为例》则是抓住女性形象。学者们都是通过角色形象更深入挖掘作者的观点、思想,而在研究故事内容的方向上,陈竹的《从聊斋志异公案小说描写看蒲松龄的法律思想》,丛慧的《小泉八云怪谈中的美意识》,都是从故事本身开始挖掘深入。除去研究作品本身传递出来思想,探寻“什么”影响了作者的思想也成为了一些学者的研究方向。例如张思齐在《从怪谈看小泉八云的比较意识(二)》中分析了频频出现的僧侣形象,这是由于当时佛教已经在日本扎根,佛教思想广为传播;例如《浅析聊斋志异中的“果报小说”》,轮回因果思想已经出现,曲爽也找到了不少佛教的影子。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将两个国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分析,两国的民风、思想、历史、政治等,例如陶丽君,《小泉八云的怪谈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从灵异文学看民族文化》中分析中日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思想差异,最后影响到了灵异作品。从文字中挖掘出历史背景,作者思想生平,由作者生平又能反映出当时社会风气,寻踪觅源,又能找到是什么影响了思想变化……这样的研究就像是发现了一座冰山,想知道它的全貌去探寻,越探寻越发现这冰山的深不可测。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聊斋志异》的故事多带有教化意味,作恶者最终被恶反噬,为善者能得善果。“因果报应”本身就带有极其浓重的佛教意味。《怪谈》中常常出现“僧侣”,和“僧侣”有关的故事占了很大的比重。两本书佛教都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以此为线索,对比这两本在不同国家相似领域有非凡成就的书,可以探寻:

1. 通过对比更深刻地了解作者表现出来的各国文化,更能欣赏作品之美;

2. 中日两国本土思想面对佛教思想入侵做出的不同反应。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篇论文研究的课题是佛教思想对《聊斋志异》和《怪谈》影响的比较研究。文章的内容主要分为四个大的部分,第一大部分是引言部分,第二大部分是结合文本论述《聊斋志异》和《怪谈》被佛教思想影响的部分,第三大部分是论述中日两国对佛教思想采取的不同态度,第四部分是结语部分。

文章第二大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介绍《聊斋志异》与《怪谈》,其次论述佛教思想对二者人物塑造、情节结构、艺术想象力、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影响来展开比较论述。文章第三大部分两国对待佛教思想的不同态度,并挖掘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层次原因。

二、预期目标

1、结合相关文本与资料,分析《聊斋志异》中因果报应思想与佛教思想;

2、结合相关文本与资料,分析《怪谈》中的僧侣形象与佛教思想;

3、论述中日两国面对外来佛教思想采取的不同态度,挖掘产生差异的成因。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去图书馆及中国知网查询相关的资料、文献,并加以认真地研读和归类,总结前人的研究方法与成果;

2、比较研究法:将《聊斋志异》与《怪谈》中受佛教思想影响的部分相比较;

3、归纳总结法:结合自己各方面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思考整理,确立文章主旨,总结概括成文。

二、步骤:

1、明确论题和主要内容:根据老师建议以及自己的兴趣,划定范围;广泛阅读多种资料,最终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论题;

2、收集并研究资料:通过去图书馆或阅览室,上网等各种途径广泛收集各种与佛教思想相关的书籍,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作开题报告;

3、根据收集和整理的资料,与指导老师一起明确论文写作思路和框架,开始撰写论文;

4、根据现有资料和论文指导老师的建议修改论文,使得论文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更加完善,最终完成定稿。

4.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4

[2]蒲松龄.聊斋志异—传世经典文白对照[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小泉八云著,冬初阳译.怪谈[M].北京:现代出版社,2020.07

[4]陈颖,何书卿.从信仰出发谈中国鬼话与日本怪谈.文学教育[J].2017(14):46-48

[5] 徐佳俊,李志峰.“半窗寒烛,冷落荒斋”——解读卡夫卡与蒲松龄[J].阴山学刊.2020,4(33,2):58-63

[6]邓颖君.爱与恨、罪与罚——李碧华怪谈小说论[J].文教资料.2012(26):15-18

[7]张晓杰.论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勇德观[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5):121

[8]曲爽.浅析《聊斋志异》中的“果报小说”[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1):119-121

[9]陶丽君.小泉八云的《怪谈》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从灵异文学看民族文化[J].语文学刊.2010(3):107-108

[10]陶小路.从《百物语》和《阅微草堂笔记》看中日怪异文学的异同[J].东岳论丛.2011(7):97-101

[11]张思齐.从《怪谈》看小泉八云的比较意识(二)[J].衡水学院学报.2015(3):100-110

[12]丛慧.小泉八云《怪谈》中的美意识[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8).152-153

[13]张敏.从狐女形象看《聊斋志异》的艺术形象[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12).107-108

[14]陈竹.从《聊斋志异》公案小说描写看蒲松龄的法律思想[J].蒲松龄研究.2020(4).39-45

[15]葛愚.小泉八云的女性观——以《怪谈》中女性形象为例[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5(11).84-85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讫时间 工 作 内 容

1、2022年第9周—10周: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方向

2、2022年第11周— 第13周:完成资料索引,阅读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