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ltural and Spiritual Crisis in Jonathan Franzens Freedom开题报告

 2022-04-08 20:23:2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乔纳森·弗兰岑(jonathan franzen, 1959—)是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随笔作家,引领了美国文坛复归现实主义的新走向。创作生涯初期,弗兰岑就彰显了娴熟的文学驾驭能

力,藉由处女作《第二十七座城市》(the twenty-seventh city, 1988)和《强震》(strong motion, 1992)崭露头角,入选《纽约客》“美国青年小说家二十佳”、《格兰塔》杂志 “美国最佳青年小说家”榜单。1996 年,弗兰岑立基于反思严肃文学在社交媒体时代的边缘化危机,在《哈泼斯》杂志发表文学宣言《间或的梦:影像时代小说创作的一个理由》(“perchance to dream: in the age of images, a reason to write novels”),提出了挑战后现代主义文学等主导范式的“悲剧现实主义”(tragic realism)创作理念,倡导藉由尼采的悲剧美学形式来再现人类无以避免的存在困境,通过客观捕捉家庭生活的真实体验,向外折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危机,进而推动读者洞穿意识形态话语的虚幻表象,把握乐观辞令遮蔽的那些本真的复杂世界,重振直面黑暗现实的集体行动潜能,由此在美国批评学界引起广泛关注。2001 年,弗兰岑发表悲剧现实主义文学转向后的首部小说《纠正》(the corrections, 2001),相继摘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英国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2010 年,《自由》(freedom, 2010)发表后,再次打入各大畅销书榜,获得“世纪小说”的盛誉。弗兰岑更以“伟大的美国小说家”称号荣登《时代》封面,跻身福克纳、厄普代克、莫里森等名家行列。被时代周刊誉为“伟大的美国小说家”研究《自由》这部社会小说对了解美国当代精神状态以及文化现状则具有重要意义。《自由》以伯格伦德·沃尔特夫妇为中心,围绕上下三代人的成长过程,描绘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 21世纪头十年间生活的跌宕起伏,充分展示了美国当代中产阶级存在的精神危机,在自由一词已经成为“美国梦”的核心时,那么这个社会隐藏着什么样的精神危机呢?

国内学者多从公共政治、伦理学、自由、消费主义来分析美国社会。谷伟(2019:169)认为,美国民众无法理解“自由”的真实意义,展现出整体社会的非理性癫狂。因此民族无意识、历史根源造成新自由主义的危机。张倩雯(2017:2)认为,自由带给他们的压力让他们无法承扭致使他们最终选择归顺,选择了一条自由与理性相结合的道路。从“中产阶级”的历史以及其对待自由逃离和归顺两个对立态度分析主人公的精神困境,以及分析出中产阶级的出路和发展,以中产阶级这个群体对自由态度而分析的。王思懿(2019:59)从意识形态批评角度分析竞争意识的两面性,适度竞争对社会的推进作用和损害人格健全的过度竞争。黄景成(2020:7)则主要以政治想象的角度出发,分析帕蒂的女性意识和沃尔特对环境保护的政治蓝图,从而展现人们对自由的界限与过量的思考,从而反思个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将依次对主人公帕蒂、沃尔特、理查德·卡茨和乔伊的心理进行分析,并且着重将沃尔特和卡茨的心理进行对比,挖掘人性的两面。再者分析其主人公表现的心理状态映射的美国精神危机和文化危机,以及危机的原因、发展趋势和出路。

本文主要通过查阅文献、逻辑分析等方式,通过人物心理分析,从而了解社会现状,以小见大,更全面广泛的了解当代美国、二十一世纪人们的精神普遍危机,尤其是对人们最向往的自由一词,其中蕴含的深刻社会历史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查阅与文学理论分析的方法,贴近文本,真实细腻地走进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层层剖析社会现状和人们普遍的精神危机以及带给文化的冲击。针对其具体的一部社会小说,进行深层次的解读,从而勾勒出大众心理的宏图。

步骤一:查阅研究文献,发现小说的研究的不同角度以及现状。

步骤二:切入不同角度分析,并结合各个研究成果,综合其背后的社会原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武玉珍.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融合[D].重庆大学,2017.

[2]王思懿.论《自由》中的竞争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3]易腾飞.论《自由》中的阶级区隔[D].南京大学,2017.

[4]谷伟.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公共政治的重塑[D].战略支援部信息工程大学,2019.

[5]黄景成.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中的地理和政治想象[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

[6]周颖. 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D].华东师范大学,2015.

[7]焦小婷.乔纳森·弗兰岑的小说《自由》中的自由阐释[D].河南大学,2013.

[8]张倩雯.Flee and Surrender-the Middle-Class in Freedomof Jonathan Franzen[D].天津师范大学,2017.

[9]林成樑.《自由》的新现实主义解读[D].福建师范大学,2017.

[10]张海新.乔纳森·弗兰岑《自由》的空间叙事解读[D].牡丹江师范学院,2020.

[11]李洋.乔纳森·弗兰岑《自由》中的逃避主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9.

[12]许婷芳.乔纳森·弗兰岑地方小说中的后工业“不适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13]何敏莹.在自由中迷失与追寻:乔纳森·弗兰岑《自由》中的狂欢化因素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9.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八学期 1-4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5-14周:学生撰写,修改论文(11周交一稿,14周交二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