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ultural Comparison of Receiving Guests in China and America开题报告

 2022-05-27 22:19:5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保留着各自的文化以及特色文化。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融合体,由于中美的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文学艺术、风土民俗、宗教信仰等的千差万别,表现在接人待物上大相径庭。接人待物是一门艺术,它要求讲究礼节,考虑周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侵袭,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将中美这两个最具典型代表性国家进行比较,掌握中美文化差异,将有助于避免不同文化间的误解与隔阂,保证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发展。

一直以来都不乏学者们对中西方文化习俗进行研究分析与对比。在众多中西方文化习俗比较的著作与文献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不同的民族文化,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一书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各国文化之间的文化习俗和特色。尤其在第六章与第七章中,通过对非语言交际的界定,揭示了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交往方面的具体分析,从见面语、告别、恭维、送礼、宴请招待等各方面体现了在人们的习俗中贯穿着这一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例如,在我国的习俗中,贯穿着群体观念、“尊人卑己”、面子观念等,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习俗中却贯穿着个体观念、独立精神等。

《跨文化交际基础》(窦卫霖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一书中,作者从文化和交际的基本理论及其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以跨文化交际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为框架,通过分析中西文化在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中的差异,以这些差异在社会礼仪和商务谈判中的表现,从而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第七章中,以“社会礼仪和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为切入点,从初次接触、社会娱乐、送礼礼节及商务时间安排的四个角度研究分析了各国之间文化共性与差异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基本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跨文化交际与接人待物的概述

1.1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1.2 接人待物的定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在图书馆广泛查阅、搜寻相关资料,并大量阅读重要文献书籍;

2.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中国权威数据库统计相关研究论文;

3.归纳对比搜集到的各类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2.窦卫霖 跨文化交际基础[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3.窦卫霖 跨文化商务交际[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蔡青 跨文化交流[m]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第七学期10-11周 论文命题与选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第一次面授;

2. 15-18周 学生根据教师下达的“任务书”,进行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

3. 第八学期 1- 4周 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拟写论文提纲;指导教师审定签字;

4. 5-14周 学生撰写、修改论文 [11周:交一稿; 14周:交二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