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f Puns in Advertis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开题报告

 2021-08-08 02:45:07

全文总字数:55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广告在当今社会无所不在。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向受众传递最有效的信息,广告制作者们非常注重运用各种语言技巧来促进销售,而双关语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手段。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有双关语的广告的理解过程的分析,揭示双关语在促成广告顺利交际的作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986年,法国语言学学家Dan.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DeirdreWilson提出了关联理论。此后,很多学者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解释广告语言,如Tanaka(1994)曾尝试用关联理论来分析广告语言的理解过程,他认为受众理解广告语言,尤其是带有双关语和隐喻的广告语言时,应该以最佳关联为目标进行语境的选择和扩大,从而理解广告的真正含义。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关联理论的兴起,我国的语言学家也开始把注意力从研究广告语言的表面层次和语体功能,转移到从认知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陈香(2002)以认知语用学作为出发点,从广告的语用推理、语境效果和最佳关联等角度对广告语言进行分析,从而将关联理论与广告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解释。陈大贤(2007)就从关联角度出发,对广告语言进行了分析、研究。他借助关联理论中的动态语境、最佳关联理论,分析了最佳关联是怎样被广告受众获得的,同时对广告的明示-推理进行了一定的阐释与分析。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对广告的语言特点以及广告中双关的特性和作用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讨论,全面揭示了双关语在促成广告顺利交际中的作用。

计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从关联理论角度研究广告中的双关语。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