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开题报告

 2022-02-06 06: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的意义

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行为人实施刑法禁止的特定的犯罪行为并因此承担相应的刑法意义上的法律后果所必须达到的年龄,这也是我国确定刑事责任能力的条件之一,该年龄一般是根据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成熟度及社会化水平确定的。我国刑法于1979便规定,14周岁是最低的刑事责任年龄,但是近年来依据最高检公诉部门的相关调研来看,未成年人呈现出犯罪低龄化、犯罪手段暴力化等特点,部分犯下严重暴行的未成年人因未满14周岁而被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事件也引发了社会的巨大反响,社会舆论质疑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是否反而成为了未成年人犯罪的“保护伞”。面对这个问题,学者们对于是否需要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争论也愈发激烈,梳理学者们各种的声音之后可以发现,在该问题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应该降低,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行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应该维持。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下对未成年最低刑事责任年龄规定提出自己的分析,并提出应降低未成年刑事责任年龄的立法建议及配套举措,对我国未成年人刑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的目标

(一)在对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具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选择大量国内近年来具有典型性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进行研究,了解相关部门与机构所做的社会未成年人犯罪调查,归纳总结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现状及特点,以论证目前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必要性,解决日益严重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及法律问题。

(二)通过总结国内司法实践经验、借鉴国外经典判例做法,了解我国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重点研究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制度的可行性,同时为我国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立法设计提出自己的建议,构建完善合理的刑事责任年龄法律制度,以保障我国未成年人以及国家、社会的重大权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对论题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论证和阐释。通过以上的研究方法,以使文章结构严谨,逻辑自洽,论述更为透彻。

(一)案例分析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具有前瞻性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相当严重的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有效地预防和正确地处理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一直以来备受社会的关注,也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刑法规定14周岁为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成长已经发生了变化,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颁布,将民事行为能力从10周岁降至8周岁,便为我们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建议提供了佐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进行工作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研究方案设计

2019.12.1

2019.12.10

文献收集与阅读

2019.12.10

2020.1.1

案例研究与整理

2020.1.1

2020.2.1

资料汇总

2020.2.1

2020.3.1

论文撰写

2020.3.1

2020.5.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