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民俗旅游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2022-03-08 19:22: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1.1研究的背景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并且国民的人均收入和可支配性收入也在不断上升,这些方面都极大的促进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将我国旅游业的市场潜力一步步释放。据2019年的相关旅游数据显示,我国2019年全年国内国外游客接近62亿次,国内国外旅游收入接近7万亿人民币。不管是入境游客还是出境游客都呈现增长趋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旅游行业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但是就另一方面而言,我国旅游业的新的问题也在不断的暴露出来。就民俗旅游发展方面而言,我国几乎所有的地区与城市都注重本土民俗的开发与保护,这样一来一方面促进了各地区民俗的传播与发展,也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过度的关注的是民俗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的趋利性导致了各个地区的民俗旅游发展,特别是节日旅游的开发朝着旅游实体产品,旅游文化内容等方面的同质化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1 研究内容

本文在研究思路上主要划分为六个具体部分,这六个部分基本主要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1研究方法

本文章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分析,其主要是通过相关文献查询的方法,对游客现场问卷的调查,以及通过多种相关学科的综合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苏州民俗节日的发展,以此来为民俗节日旅游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与举措。

3.1.1相关文献法

本次论文文章在经过老师的指导下确定了自己所研究的方向与主题,其后对于文章的研究首先所采取的方法就是相关文献调查的方式,通过百度文库,中国知网,谷歌等网络网址,并且查找民俗旅游以及节日开发等相关的文章,在借鉴前人的一些开创性研究,为本次论文的编写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胡珊珊. 襄阳民俗穿天节研究[d].武汉大学,2014.

2顾涛. 中国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2002.

3刘敏,潘贵渝,张荣,方新芬,杨泳红. 民俗生态旅游新模式研究——以黔西南民俗文化产业开发为例[j].新经济,201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周次

日期

内容

1-2

2.25-3.8

撰写开题报告,报指导老师审阅并签字。

3-6

3.11-4.5

前期研究。

8-11

4.16-5.10

毕业论文指导与写作。

12

5.13-5.17

中期检查。

13-15

5.20-6.7

毕业论文指导与修改。

16

6.10-6.14

论文评阅、答辩安排。

17

6.17-6.21

论文提交、答辩、成绩评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