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调查开题报告

 2022-03-18 21:00: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太湖之滨,人间天堂苏州市区的西部,是苏州高新区西部生态城的中心花园。景区与中国刺绣之乡镇湖毗邻,规划总面积4.6平方公里,一期开放2.3平方公里,截至2013年,该公园是环太湖地区规模最大、原生态保护最完善的省级湿地公园。景区融原生态人文自然保护、休闲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及吴文化展示于一体,规划了生态展示、渔业体验、生态培育、科普教育等7大功能区,全面展现了现代水上田园的自然生态景观。

湿地是植物的海洋,有繁花似锦的湿草甸、郁郁葱葱的芦苇、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它们都依偎在湿地母亲的怀抱中,一年又一年默默无闻地繁衍生息;湿地植物类型多样,分为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三种。挺水植物即植物的根、根茎生长在水的底泥之中,茎、叶挺出水面,如莲藕、荸荠、香蒲、芦苇、慈姑、灯芯草、菖蒲、紫芋等;浮叶植物是生于浅水中,叶浮于水面,根长在水底土中的植物,如睡莲、王莲、菱、芡实、莼菜等;沉水植物是指植珠全部或大部分沉没于水下的植物,如苦草、眼子菜、黑藻、金鱼藻、水车前、中华水韭等。太湖湿地公园的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充分体现自然特性、创造充满生态情趣的湖滨环境是一个集水生植物观赏、生态科普、候鸟栖息、步道游览等旅游项目以及芦苇荡、生态湿地景观为主的生态主题公园。

本文的研究以了解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的基本特性以及确定它们所具有的利用价值为目的。采集所有维管植物,通过查阅参考资料等对调查区域内所有的维管植物逐一作出正确的鉴定。对该区植物的种类数目、经济利用、各种植物的个体数量的多寡等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该区植物资源的特点作出正确的评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拟对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植物的野外调查研究,观察植物在此区域内的分布及其生境。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对各个种、亚种及变种作出正确的鉴定,形成完整的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所产维管植物名录。通过野外观察和查阅文献了解太湖国家湿地公园产植物的基本特性,确定它们所具有的利用价值。统计分析太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的主要特征,提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各指标的预期目标细分如下:

(1)通过全面调查及适当采集植物标本,调查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植物种类组成,以及它们的生长状况。查阅有关文献对各个种、亚种及变种作出正确的鉴定,列出完整的苏州太湖湿地公园内生长的维管植物名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实地调查植物种类,进行标本采集和制作进一步列出名录对实地公园的植物资源做出分析和研究得出正确的评价。

(1)准备阶段:通过收集有关当地的资料,对当地的植被和地形以及自然地理条件有所了解。

(2)野外调查阶段:携带野外工作物件、路线踏察(沿着一定路线识别各种植被类型及其中的群落,结合地形变化,了解它们分布的特点和界限)、标本采集(采集所有维管植物,带回室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陈守良,刘守炉主编. 江苏维管植物检索表[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2. 江苏植物研究所编. 江苏植物志. 上册[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7

3. 江苏植物研究所编. 江苏植物志. 下册[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2.22-2022.3.1查阅资料

2、3.2-3.26查阅资料写开题报告

3、3.27-5.17阅读资料、调查准备工作;实地调查,包括采集标本,拍摄照片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