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名牌情结”看当代大学生的符号化生活方式开题报告

 2022-03-18 21:00:2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 人类的符号文化始于传统农业社会,在19世纪后半叶,资本的大量积累与生产过剩推动生产型社会进入物质丰裕的后工业社会,社会的中心从生产转移到了消费。同时,在现代大众传媒和商业广告的宣传下,人们从对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物的追求,也转变为对附着在物上的符号意义的探索。

在人类的生活逐渐符号化的进程中,由于符号文化的历史、经济发展的保障、大众传媒的支撑、身份认同的需要,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形成了以名牌消费为主的符号化生活方式。大学生的名牌情结以品牌为载体、以示差为目的、重象征轻实用,呈现符号化的特征。虽然大学生的符号化生活在客观上具有社会进步性,但是盲目追求符号象征意义的的名牌消费,使大学生陷入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异化之中。

目的及意义:以当代大学生的名牌情结为出发点,对大学生这个社会特殊消费群体的符号化生活特性进行探究。从符号化的形成、大学生消费的特征、进步性和异化等方面进行探索,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名牌消费的多个实例,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符号生活的特性,揭示其利弊两重性,从而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希望能让大学生树立自主性的符号生活理念,为社会创造符号化的个性,以促进整个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人类生活方式符号化的形成背景:有其历史必然性:一.符号文化是历史前提。二.经济发展是物质保障。三.大众传媒是技术支撑。四.身份认同是主观需求。

第二.当代大学生这个社会特殊消费群体的名牌情结的符号化特征:一.以品牌为载体。二.以示差为目的。三.重象征轻实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案例研究法,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符号化生活的特性。

拟采用的步骤:第一步,确定选题;

第二步,整理、阅读相关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陈月明:《商品符号与符号消费》 浙江社会科学 2006年6期

2.陈怡:《现代语境下的符号消费透视》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9月 第3期

3.吴琼:《形象的修辞广告与当代社会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3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02022.11 确定论文选题和题目

(2)2022.11 2022.2 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完成查阅

(3)2022.2.172022.3.4 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