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熏蒸前后菊花挥发性成分分析开题报告

 2023-01-06 15:53:0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硫磺熏蒸是中药传统养护方法之一,在业内俗称打磺,因其简便易行和低成本实现中药材的干燥、增白、防虫、防霉等效果,在中药材生产加工和流通仓储领域广为应用。但在中药材粗加工过程中存在过度使用硫磺熏蒸的现象。过度的硫磺熏蒸会导致二氧化硫和重金属残留超标,同时会使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发生改变,药味变酸,影响中药的药效。

菊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隶属于春黄菊族、菊亚族、菊属、菊组中的野菊系,是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目前药用的菊花主要有亳菊、滁菊、贡菊、杭菊和怀菊。菊花性甘苦、性凉,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眩晕、目暗、疔疮、肿毒等症。菊花的花和茎中含有挥发油,花中的挥发油含量约为0.13%,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龙脑、乙酸龙脑酯、樟脑、菊油环酮等,还含有矢车菊苷、氨基酸和黄酮类成分,如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大波斯菊苷、刺槐苷、丁二酸二甲基酰肼、棉花皮素五甲醚、5-羟基-3,4,6,7-四甲氧基黄酮,此外还具有胆碱、水苏碱、腺嘌呤、αβ香树脂醇和微量元素等。菊花的传统炮制方法为蒸制、炒制、风火制、酝制、酒制、浆制、阴干、制炭、童便制、药制,现代加工方法为阴干、硫磺暴晒和烘干法。由于菊花富含香味和营养成分的药材,易吸引昆虫发生霉变和褐变,通常使用硫磺熏蒸来改善其贮藏。

本课题主要考察硫磺熏蒸对菊花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使用gc-q-tof分析手段,寻找硫磺熏蒸前后菊花挥发油存在明显变化的生物标记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检测模型,以便迅速判断菊花是否经过硫磺熏蒸。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硫磺熏蒸前后菊花挥发性成分分析

钱 春 燕

摘要 菊花作为菊科的菊的头状花序,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但由于易霉变和褐变,市面上多选用硫磺熏蒸的方法用于干燥和贮存。过度硫磺熏蒸会使二氧化硫和重金属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对药材有效成分活性也有所影响。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研究不同样品处理方式下,菊花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和硫磺熏蒸前后菊花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旨在菊花的主要药理成分在熏蒸前后的含量变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

(1) 首先对药材的挥发油进行提取,选用的2015版药典四部中2204挥发油测定法中的甲法,通过查阅文献,确定较好的提取工艺,如粉碎度、浸泡时间、加水量和蒸馏时间,提高其回收率。同时比较其他挥发油提取方式,在实验的过程中确立一种提取率高、操作简单又省时的菊花挥发油提取方法;

(2) 建立菊花挥发油GC-Q-TOF/MS/MS的分析方法,对各项参数进行摸索,如进样的浓度、进样量、分流比、接口温度、离子源温度、四级杆温度、程序升温的方式、电子倍增器电压等,确保样品能在该方法下得到良好分离。

(3) 对菊花药材进行模拟硫磺熏蒸处理,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规定,使硫磺熏蒸后菊花二氧化硫残留量分别控制在SO2残留量<150ppm,150ppm≤SO2残留量≤400ppm,SO2残留量>400ppm三个组别。

(4) 对菊花四个组别的挥发油提取物进行GC-Q-TOF/MS/MS分析,利用MPP软件找寻在硫磺熏蒸前后有明显变化的化学成分,并建立一种判断菊花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检测模型。

4. 工作计划

2022.1-2022.2进行选题和文献的检索

2022.3-2022.4 药材的硫磺熏蒸,并提取药材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实验条件的摸索,确立gc-ms检测方法;对菊花四个组别的挥发油提取物进行gc-q-tof/ms/ms分析,利用mpp软件找寻在硫磺熏蒸前后有明显变化的化学成分,并建立一种判断菊花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检测模型。

2022.5进行论文的撰写和数据的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难点与创新点

应用GC-Q-TOF/MS/MS法分析不同程度硫磺熏蒸的菊花挥发油成分,考察硫磺熏蒸对菊花挥发油成分的影响,利用MPP软件找寻在硫磺熏蒸前后菊花挥发油有明显变化的化学成分,尤其关注菊花挥发油中主要活性成分在硫磺熏蒸前后的变化,寻找菊花经过硫磺熏蒸后产生的生物标记物,建立相应的检测模型,提供一种判断菊花是否经过硫磺熏蒸的有效技术手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