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2309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近几年来,各相关部门和中央建筑施工企业认真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高度重视隧道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铁路局四部门联合印发了《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
九条规定的推出对于进一步加强隧道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公路隧道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隧道内的大气扩散过程受到限制,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在隧道内不断积聚,污染隧道空气环境,危害隧道安全。
本论文以公路隧道内的空气污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确保人体健康和机动车行驶安全为公路隧道内空气质量控制的主要目标,首先对公路隧道空气污染和污染物进行了介绍,接着研究了公路隧道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控制限值、空气质量模式、模式中参数的灵敏度等问题。
在建立模式的基础上,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为实例,对隧道内的空气质量进行了数值分析。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本课题对茅山隧道进行实地检测,对隧道内部的pm2.5、pm10、co浓度进行了采集。
通过采集茅山隧道各桩号pm2.5、pm10、co的浓度,综合分析隧道内部的空气环境质量,针对现状通风设施提出优化改善方案。
结合茅山隧道条件,考虑相关仪器的状况,进行实验仪器布置和实验方案的制定。
4. 研究创新点
影响隧道内空气质量的因素众多,且不同隧道不同时间的空气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也大不相同,课题主要通过各种仪器和设备,找出每条隧道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具体的空气质量影响因素,针对主要污染物的特性和来源,给出实用的优化方案,从根本上解决隧道的空气污染问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