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对流实验装置的研究与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14 02:30: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对流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在自然界中也很普遍,如引起天气、气候变化的大气环流、海洋环流,引起大陆板块漂移的地幔对流,决定地磁场产生和变化的外地核对流等。湍流及热对流研究不但可以深化人们对星际、海洋、大气、地球中对流现象的认识,而且对工程中的传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指导意义。

有学者认为,湍流问题被认为是最后一个尚未解决的经典物理问题之一,其中rayleigh –bénard(rb)系统被认为是研究湍流的几个最简单的模型之一[1]。所谓rb系统就是在一个封闭的容器内,加热下底板、冷却上底板,保持上下底板的温度差恒定。当上下底板的温差超过临界值时,下(上)底板附近的流体元被下(上)底板加热膨胀(冷却收缩),流体元密度减小(增大),由于浮力的作用而上升(下降),从而形成了一种蘑菇状的流动结构,这种结构称之为热(冷)羽流(plume).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设计的内容是进行大宽高比对流传热装置的机械结构设计,具体为在掌握rb对流湍流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一个满足该系统工作需要的实验装置,其筒体内径是1000mm(当然,内经可以根据实验的具体情况来调整),筒体高度在500~2000mm能自由调动

该实验装置主要由四部分组成:① 上底板冷却及进水装置;② 中部筒体及支撑装置;③ 下底板及加热装置;④ 总体装置的支撑装置。上底板主要起着冷却的作用,固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金属中银、铜、铅、铝、铁依次渐弱。基于经济性和可加工性综合考虑,取铜最佳,导热系数(纯铜)为401w/mk。中部筒体的设计需参考压力容器的设计技术要求,要保证在最大高度时,整个筒体不会发生变形,以免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根据所选材料及其性能确定合适的壁厚。下底板主要是加热作用,加热时要求能均匀加热并且温度便于调控,拟采用电加热方式。支撑装置较为简单,要有足够的刚度与强度能支撑起整个装置(要在加满液体时)。

本设计在查阅相关技术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了解掌握rb对流湍流系统的原理,进行对流筒的机械结构的研究与设计。步骤如下:

(1)确定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总体方案设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2周:查阅资料,翻译英文文献。

第3-4周:确定研究设计的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5-7周:进行结构设计计算。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周全,夏克青.rayleigh-b′enard 湍流热对流研究的进展、现状及展望[j]力学进展,2012,42卷3期25-30.

[2]晋军,夏克青.rayleigh-b′enard 湍流热对流研究的进展、现状及展望[j] 力学进展1999,29卷4期112-11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