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介入精神障碍者去污名化策略探讨开题报告

 2021-11-21 04: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目的 探索精神障碍污名化的成因形成过程以及影响,并据此对症下药,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提出适当建议,为精神障碍患者增权赋能,恢复其社会化功能。

现今,我国仍有1600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以及自身对自己的污名化使得他们在治疗、家庭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面临多重困境。目前,关于污名化的探讨正在成为介入精神疾病的另一条途径,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和不可预测性,精神障碍患者背负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护理人员以及相关护理机构在平时的生活照料上尽心尽力,但是,护理人员和护理机构经常被日程生活和健康的照料所束缚,易忽视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压力,几乎每一个精神障碍患者都被污名化带来的非议而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艰难地与平常所接触的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在涉及到诸如此类“是否患有精神病”以及”是否承认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等涉及到病人自我认同的问题上常常顾左右而言他或直接不承认;不仅如此,护理治疗相关工作人员在与病人进行沟通时也常常避讳涉及此类身份自我认同问题,对于治疗带来极大的不方便所以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污名化探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污名化探讨并据此开展去污名化的工作,恢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性功能,减轻污名化对患者家庭的影响,缓解精康机构的照料负担,仍然需要我们的努力。

意义 如今,精神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伴生的巨大精神压力已深刻的影响着整个社会。如何解决高压下不断增长精神疾病人群的康复问题成为了构建全面小康的重要课题,并针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去污名化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发力点。为保证人民心理健康,加强社会精神卫生建设。我国政府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的行动意见》,在意见中国务院在中指出,在2020-2030年中,我国需要加大力度促进社会心理健康发展,健全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完善社区精神障碍康复服务,做到抑制心理疾病上升趋势。因此,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去污名化也显得尤为关键。 关于污名这一概念的界定,污名(stigma),最早来源于古希腊,指代的是一种人为身体标记,用来向社会大众通告拥有记号标志者身份的不寻常和不光彩,如奴隶、罪犯或者叛徒,人们要避免与之接触。污名就如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林冲、宋江等人犯罪后在脸上被 刻“金印”,以此作为罪犯标志。1963 年,戈夫曼首次对污名进行了详细的学术定义和解释。分析了不同情境的污名化现象,提出了“受损的身份”这一核心概念,戈夫曼认为污名是虚拟社会身份(virtual social identity) 与真实社会身份(actual social identity)之间的差距构成,也就是个体被期待有的表现与现实实际形象有差异的特征。尤其是在信息传播迅速的当今,精神障碍患者污名化的信息极易传播,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恶劣影响,甚至这种影响会波及相关护理及治疗人员和机构,不利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 而关于精神康复的方法讨论在我国由来已久,目前大致分为传统精神康复与全人精神康复两大类。相比较于传统康复法的侧重精神康复人员的身心康复,全人康复更关注如何恢复精神康复人员的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层面的全面康复。并且尽管研究者对精神障碍者的污名做了大量研究,但是从质性研究的角度入手,来具体解析污名过程,从而提出社会工作及社区工作的对策的研究非常少。因此,针对这种对于精神康复人员社会与精神方面的康复要求,对精神障碍污名化进行探讨和策略研究是必要且有益的,也有利于精神障碍患者提高社会功能,助其早日回归社会。

精神障碍患者污名化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 国内对于污名化有一定的研究,不同的学者都对国内"污名化”理论的研究进行过总结。管健通过对污名定义、基本内容、类型和维度,以及我国该领域发展的瓶颈问题进行研究,并将污名放置千一个更广泛的社会大背景中去考量,提出了关于污名问题的静态和动态的模型构想。张显认为污名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更多关注受污者由于其所拥有的贬损特质,而在社会中逐渐丧失其社会身份、社会信誉和社会价值,因而遭受社会区隔与社会歧视的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基本内容一、 绪论二、 精神障碍者污名界定1、 污名的概念界定2、 精神障碍的污名界定三、 精神障碍污名化的负面影响1、 对患者本身的负面影响2、 对患者家庭的负面影响3、 对相关康复机构的负面影响4、 对于社会的负面影响四、 社工介入精神障碍患者去污名化的策略探讨1、 对于患者自身的策略探讨2、 对于患者家庭的干预策略3、 对于精神康复社区的干预策略探讨4、 对于整个社会的干预策略探讨
目标

本研究主要以精神障碍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性的访谈方法对其污名化的情况研究分析并且探讨去污名化的策略。同时,结合患者家属、社工及阳光家园管理者等服务提供者的访谈内容,全面探讨患者遭遇到的污名现状成因以及负面影响,并期望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提出去除污名的建议。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收集、鉴别及分析现存的,文字、图形、声音等形式存在的各种文献资料,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社会变迁的一种研巧类型。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本论文主题的相关国内外文献、期刊、法律规章、优秀硕士论文及其他形式的文献资料的研究,了解国内外对于精神障碍污名化研究成果及发展现状。

个案研究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 确定选题资料收集,提交开题报告。

第4—7 周 继续补充收集分析材料,提交论文一稿。

第8—11周 继续修改,提交论文二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平爱红,姚玉娥.精神障碍者去污名化与社工介入[j].经济师,2018(09):198-199.[2]刘梦丽. 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照顾压力与个案介入[d].南京理工大学,2017.[3]李从红,天谷真奈美.社区精神障碍者社会参与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01):40-44.[4]陈智.从朴素正义到法治正义:精神障碍者的社会处遇制度重构[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7,37(04):96-102.[5]徐岩.住院精神病患者污名化下的身份抗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9(05):79-85.[6]徐华. 精神病患的社会身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7]曹璇. 污名化与去污名化[d].上海大学,2015.[8]陶鹏.公众污名、自我污名和媒介污名:虚拟社会泛污名化现象的三维解读[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26(01):39-44.[9]朱金丽,郑志华,高群义,肖秋霞,王桂珍,李井辉,刘长健.社区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17):82-84.[10]汪琳岚.污名化与去污名化——以乙肝病毒携带者群体的遭遇为个案[j].社科纵横,2011,26(09):91-93.[11]唐妘,郑宏.上海市长宁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对社工介入社区服务的评价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6,29(01):47-49.[12]肖飞. 社会工作介入精神病患者的行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13]beck tyler c,dix thomas a. targeting peripheral -opioid receptors for the non-addictive treatment of pain.[j]. future drug discovery,2019,1(2).[14]birt linda,griffiths rebecca,charlesworth georgina,higgs paul,orrell martin,leung phuong,poland fiona. maintaining social connections in dementia: a qualitative synthesis.[j].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2020,30(1).

[15]zhisong zhang,kaising sun, chonnakarn jatchavala, john koh, yimian chia, jessica bose, zhimeng li,wanqiu tan, sizhe wang, wenjing chu, jiayun wang,, bach tran, and roger ho. overview of stigma against psychiatric illnesses and advancements of anti-stigma activities in six asian societie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 jan; 17(1)

[16]h. stuart reducing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global mental health (2016), 3, e17, page 1 of 14. doi:10.1017/gmh.2016.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