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视域下农村空心化问题治理研究开题报告

 2021-12-13 20:35: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城市或城镇居住,农村大量宅基地废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到 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0%,预计从 2014年到 2020 年将有1亿左右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安居落户。农村空心化已日益成为全国性的普遍现象。根据中科院地理资源编研的《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全国经评估农村空心化治理现状潜力约1.14亿亩,远景理想潜力约1.49亿亩。报告预测,到2020年,将有5.8亿农民生活在农村,比1995年我国农村人口高峰时期减少近3亿人。农村人口大幅减少致使农村地区土地荒芜、经济萧条,资源欠缺、治理困难,农村空心化已成为中国三农问题的焦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第一,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及我国城乡关系演变历史,探讨城乡融合视域在乡村治理中的适用。

第二,通过实证研究弄清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内涵、产生原因及后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一,2020年1月12日,在学院统一组织下,根据自身特点确定选题与指导老师。

第二,2020年1月13日至2020年3月25日,广泛收集并阅读参考文献、完成开题等准备工作。

第三,2020年3月26日至6月1日,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及外文文献翻译等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阿尔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曹征海、潘照东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

[2]阿瑟·刘易斯. 经济增长理论[m]. 周师铭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8年.

[3]迈克尔·托达罗.《经济发展》[m].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年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