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14 02:08:3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研究背景及目的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高性能设备越来越多,各行各业对温湿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温湿度监测模式是以人为基础,依靠人工轮流值班,人工巡回查看等方式来测量和记录环境状况信息。在这种模式下,不仅效率低下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充分利用,而且缺乏科学性,许多重大事故都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人工维护缺乏完整的管理系统。而问世监控系统就可以解决这样人才资源浪费,管理不及时的问题,这是由于它的智能化设计所决定的。它的工作步骤如下:感应环境温湿度;单片机判断感应到的温湿度是否异常;若感应到的温湿度异常,实行措施进行调节;判断异常是否超过预设时间,若超过预设时间,则输出异常信号报警;判断异常是否处理完毕,若处理完毕,解除报警。这样就可以利用控制器对机房温湿度进行监控,从而实现环境温湿度管理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故本次设计对于类似项目还具有普遍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熟悉并掌握温湿度检测系统的构成,同时对stm32这款单片机有个基本了解并掌握基本功能。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完成相应的控制系统结构设计,在那之后,通过altium等工具完成温湿度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并根据功能,完成相应的软件设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第1~4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资料。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2)第5~10周:论文构思并完善设计内容,完成论文初稿,交导师审阅。

(3)第11~14周:修改、完善毕业论文,完成论文二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杜洋.入门pcb设计视频.

[2]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5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基础-4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