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图在领土争端中的作用 ——以日本和韩国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2022-11-11 11:11

European Journal of Geography Volume 8, Number 1:44 - 60, February 2017 copy;Association of European Geographers

THE ROLE OF GEOGRAPHICAL MAPS IN TERRITORIAL DISPUTES

BETWEEN JAPAN AND KOREA

Arnon Medzini

Oranim College of Education,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Tivon, Israel arnon_m@oranim.ac.il

Abstract

Geographic maps and cart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have become the new battle arenas where countries contest claims regarding territorial ownership, the exact location of borders and the names of disputed plac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and digital maps in asserting national identity and reinforcing claims of ownership by examining the case of Dokdo Island (South Korean name) or Takeshima Islands (Japanese nam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both countries understand that maps from earlier imperialistic periods have no legal value in proving their claims of sovereignty. Nevertheless, both make extensive use of historical maps as perceptual and propaganda weapons in order to gain a moral advantage in presenting their territorial claims as well as to shape the collectiv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Keywords: Geopolitics, Google Maps, cartography, border disputes, political maps.

1. INTRODUCTION

National identity and defined territory are two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establishing a sense of nationalism. The myths of a particular nation emerge from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se two components, and its maps serve as a tool for expressing this association.

Geographic maps, and particularly political maps, are educational tools (Leuenberger amp; Schnell, 2010; Pickles, 1992) that exert a great deal of influence in shaping or changing worldviews. Maps help create national narratives and affect how national images, power relations and values are formulated. Moreover, they influence knowledge perce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distrust in the other in the context of territorial claims. Thus, the appearance of a nationrsquo;s maps is of prime importance in how readers interpret these maps (Austin, 2012).

Critical cartography research began to develop toward the end of the 1980s. Geographer J. Brian Harley was the first to develop theories regarding the significant power of cartography as well as the subjectivity of cartographers, who cannot avoid representing their own worldviews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values in the maps they produce (Harley, 1988). According to Harley, 'maps are the products of power and they produce power.' In contrast to the scientific view that sees maps in essentialist terms, Harley cast maps as social constructions and as expressions of power/knowledge (Kitchin amp; Dodge, 2007).

Today cartography is based on aerial and satellite photographs and on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al calculations. For this reason, people think of it as an exact science and tend to trust maps (Monmonier, 1996; Wood, 1992; Wood, 2010; Leuenberger amp; Schnell, 2010). Yet research by geographers, historians, cartographers and political scientists who have continued

European Journal of Geography-ISSN 1792-1341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44

Medzini A. / European Journal of Geography 8 1 44–60 (2017)

to develop Harleys theories has cast doubts on the ostensible objectivity of cartography (Collins-Kreiner et al., 2006; Crampton, 2001; Kosonen, 2008).

Research studies have attempted to examine maps in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their producers them according to the mappers motives, the publishers interests, the sponsors policies, the publics expectations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s in the society that produces and uses them (Wood, 1992; Agnew, 1999; Harley, 2001). These studies led to increasing recognition that not only are maps culturally misleading, they also must be understood as part of a deeper ideological-political reality (Leuenberger amp; Schnell, 2010; Pickles, 2004). Maps provide a point of departure for interpretations of reality. The cartographers who explain this reality are subjective human beings whose work is influenced by their political and cultural perceptions (Harley, 1990; Monmonier, 1996; Crampton, 2001; Pickles, 1992).

The term 'map' has also been used in psychological and intellectual contexts. Mental or cognitive maps reside in our emotions or in our minds and are therefore not visible. These maps have a major impact on determining how individuals make vital decisions, such as how to choose a place to live and or work, how to decide where and how to spend their leisure time, how to navigate through the city and how to plan their morning route to work (Portugali, 1996).

While cognitive maps are personal and generated in the mind of each individual, some groups share similar cognitive maps. For example, the collective maps shared by national groups, ethnic groups, social groups and the like resemble a common language, and members of different groups are likely to build different maps describing the same phenomenon or the same territory. Collective maps usually that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ulture in which people live. These stereotypes are indeed influenced by distinctions between groups, but their primary influence derives from the ways groups relate to one another. When the interests of two groups are at odds, negative stereotypes will emerge (Ager, 1978; Pickles, 2004).

To reiterate, maps describe power relations and worldviews (Culcasi, 2006). Maps can convey 'made to order' reality that transcends physical reality, thus turning maps into powerful political tools. This conveyed reality encompasses demands of civilian or military authorities to censor or cover up certain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欧洲地理学杂志第8卷,第1期:44 - 60号,2017年2月 、 欧洲地理学家协会

地理地图在领土争端中的作用

——以日本和韩国为例

亚嫩河Medzini

Oranim教育学院,社会科学和人文学院,Tivon, Israel arnon_m@oranim.ac.il

摘要:地理地图和地图表现形式已成为各国争夺领土所有权、边界确切位置和有争议地区名称的新战场。本文以独岛(韩国名)和竹岛(日本名)为例,分析了传统地图和数字地图在维护国家身份和加强所有权主张方面的作用。根据研究结果,两国都明白,帝国主义早期的地图在证明其主权主张方面没有法律价值。然而,二者都广泛地利用历史地图作为感性和宣传的武器,以便在表达领土主张和塑造集体民族意识方面获得道德优势。

关键词:地缘政治,谷歌地图,地图学,边界争端,政治地图。

一、介绍

民族认同和领土界定是建立民族主义意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神话产生于这两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它的地图是表达这种联系的工具。地理地图,特别是政治地图,是教育工具(Leuenberger amp; Schnell, 2010);《皮克尔斯》(1992),它对国民世界观的形成或改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地图有助于创造民族情感,并影响国家形象、权力关系和价值观的形成。此外,它们还影响知识的感知和解释以及在领土要求的背景下对对方的不信任的培养。因此,一个国家地图的出现对于读者如何解读这些地图至关重要(Austin, 2012)。

20世纪80年代末,批评性地图学研究开始发展。地理学家J. Brian Harley是第一个对制图的重要力量和制图者的主体性进行理论发展的人,制图者无法避免在他们制作的地图中表现他们自己的世界观和社会文化价值观(Harley, 1988)。按照哈雷的说法,“地图是权力的产物,它们产生权力。”与将地图视为本质主义术语的科学观点相反,哈雷将地图视为社会结构和权力/知识的表达(Kitchin amp; Dodge, 2007)。今天的制图学是基于航空和卫星照片以及工程和数学计算。由于这个原因,人们认为它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并倾向于相信地图(Monmonier, 1996;1992;木,2010;Leuenberger amp; Schnell, 2010)。然而,地理学家、历史学家、制图学家和政治学家的研究仍在继续。发展哈雷的理论对地图学表面上的客观性提出了质疑(Collins-Kreiner et al.,2006;Crampton, 2001;Kosonen, 2008)。研究试图根据制图者的动机、出版商的利益、赞助者的政策、公众的期望以及制作和使用地图的社会的权力平衡,在地图制作者的文化背景下研究地图(Wood, 1992;阿格纽,1999;哈雷,2001)。这些研究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地图不仅具有文化误导性,而且必须被理解为更深层次意识形态政治现实的一部分(Leuenberger amp; Schnell, 2010;2004)。地图为解释现实提供了一个出发点。解释这一现实的制图者是主观的人,他们的工作受到他们的政治和文化观念的影响(哈雷,1990;Monmonier, 1996;Crampton, 2001;1992)。

“地图”一词也用于心理和智力方面。心理或认知地图存在于我们的情感或头脑中,因此是不可见的。这些地图产生重大影响决定个人做出至关重要的决定,比如如何选择居住或工作的地方,如何决定在哪里以及如何度过他们的闲暇时间,如何浏览城市和计划他们早上上班路线(Portugali, 1996)。虽然认知地图是个人的,并在每个人的脑海中生成,但有些群体拥有相似的认知地图。例如,民族群体、民族群体、社会群体等共享的集体地图类似于一种共同的语言,不同群体的成员可能会绘制不同的地图,描述相同的现象或相同的领土。集体地图通常是人们生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刻板印象的确受到群体之间差异的影响,但它们的主要影响来自群体之间的关系。当两个群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消极的刻板印象就会出现(Ager, 1978;,2004)。重申一下,地图描述了权力关系和世界观(Culcasi, 2006)。地图可以传达超越物理现实的“定制”现实,从而将地图变成强大的政治工具。这种传达的现实包括民事或军事当局审查或掩盖某些主题或强调国家、经济、政治或社会问题的要求(Andersson, 2013)。民族国家是现代最高的主权机构,它理解地图的建构主义力量,因此直到最近地图制图都是由国家管理的(Meishar-Tal, 2014)。

在争端中,地图作为一种感性的宣传武器,提出各方的领土要求。那些委托制作地图的人故意利用制图工具来设计地图,目的是传递他们的信息,创造他们自己的“真相”。这些地图只关注那些可能塑造观察者世界观的事实或明显的事实,或者那些与绘制地图的人所期望的方向一致的事实(赫伯特,2011)。Mark Monmonier的标志性著作How to Lie with Maps (Monmonier, 1996)演示了如何以及为什么要操纵映射。关于领土所有权、边界的确切位置和地图上地点的标记的冲突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存在,是国际关系中最敏感的地缘政治问题之一。谷歌的技术顾问指出,该公司已经收到来自不同国家的至少250个投诉,涉及边界应该放在哪里,以及地名应该如何在谷歌地图上标记(Jones, 2008)。通常,卷入冲突的各方会就边界的确切位置或领土所有权争论不休,每一方的法律依据都是他们认为能够证明其主张合法性的地图(韦斯伯格,1963;特恩布尔,1993)。争端各方倾向于使用地图作为他们对有争议的土地/领土所有权的证据,或作为国家之间边界线的确切位置的证据(Hyung, 2005)。因此,地图可以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决定性法律因素(Kaikobad, 2002)。

国际法院和仲裁法院认识到,在许多情况下,地图上所代表的“现实”是不客观的,因此往往忽视以地图为基础的证据作为领土所有权的证明。由官方政府机构编制和核证的官方地图也受到类似待遇。因此,当国家之间的书面协议与地图上显示的相矛盾时,书面协议具有约束力(Hyung, 2005;奥斯丁,2012)。大多数涉及地图地缘政治分析的研究都考虑了传统的纸质地图。然而,今天,公众的大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上的在线地图(Andersson, 2013)。地图学已经转向数字环境,现在互联网使地图的制作和传播变得容易和迅速。这些地图是最新的,包含了来自新的和不同领域的信息。与传统地图相比,数字环境还允许用户使用交互工具和其他功能(Meishar-Tal, 2012)。此外,扩大地图和增加额外信息层的能力消除了对可在印刷地图上显示的信息数量的限制。因此,数字地图对人们的世界观和观点有更大的影响。此外,数字地图使人们更加了解他们的地理环境,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区域地缘政治意识。

谷歌地图和谷歌地球于2005年首次发射。用户每月超过10亿,他们现在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制图知识来源(Gravois, 2010;谷歌,2011;《经济学人》,2014)。现在的地图是在线的,可以利用卫星图像,它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详细、准确和多维度。近期研究(Crampton, 2009;Sheppard amp; Cizek, 2009;Gravois(2010)的研究表明,谷歌已经从主权国家手中接管了地图生产,正在削弱主权国家绘制领土地图的权威(Meishar-Tal, 2014)。总部位于美国的谷歌公司必须遵守美国的安全规定,比如有关其地图分辨率的规定。然而,公司在划定边界和标注地名方面拥有自主权(Quiquivix, 2014)。谷歌和类似的公司进入地图领域,是发展因地图生产来源的变化而产生的权力关系的一个新的里程碑。谷歌的制图技术能够在地图上创建信息层,为国家、组织或利益攸关方提供了在地图上标注信息的可能性,甚至可以通过创建显示虚拟表达的现实的地图,将这些层用作政治宣传的平台。因此,数字地图已经成为卷入领土争端的国家之间的一个新的战场,争端各方提交与其观点一致的地图(Quiquivix, 2014)。

在地图上标注名称的问题要求制图师特别敏感(Azaryahu amp; Golan, 2001)。在许多情况下,地名象征着独立,是民族自豪感的来源。他们表达所有权和归属感,并作为建立主权的意识形态工具(Pickles, 1992)。的确,名字表达了权力关系,而地图上地名的标示则是一种政治声明。地图绘制者试图赢得地图使用者的信任,因此无法避免提及敏感地缘政治争端的地方。自从谷歌地图发布以来,环境迫使它的创造者提供对地球地理的多种解释,并根据全球地缘政治的敏感性调整这些解释(谷歌,2009)。谷歌的技术顾问指出,谷歌必须为大约250个关于边界和地名的国际冲突寻求制图解决方案(Jones, 2008)。其中,谷歌难以找到32个边界纠纷的地图解决方案(Yanofsky, 2014)。谷歌声称它试图保持中立和客观,希望满足大多数地图用户的期望(谷歌,2009)。然而,这并不总是可能的。由于谷歌试图在国际地缘政治争端中保持中立,今天32个国家没有明确划定谷歌的边界(Yanofsky, 2014)。此外,为了避免在主权争端中偏袒任何一方,谷歌试图只使用经认证的国际机构认可的当地名称,如联合国出版物(尽管许多国家也怀疑联合国有政治利益)(Mclaughlin, 2008)。另一个谷歌解决方案是使用一条表示有争议边界的特殊线来标记国家之间的边界。有时谷歌甚至不标记边界,比如中国的地图出现在中国的本地服务器上(Jones, 2008)。本文探讨了地理地图在领土所有权和国家认同斗争中的政治运用,以及谷歌选择的避免成为领土争端一方的解决方案。为了举例说明这一点,本文讨论了日韩两国对独岛(韩国名称)或竹岛(日本名称)所有权的争议,以及两国对日本海名称的分歧。

  1. 日韩之间关于独岛(韩国名称)或竹岛(日本名称)所有权的争端。

争议地区是位于日本和韩国之间的一组岛屿。两国都声称拥有位于日本海(日本名称)或东海(韩国名称)的这一小群火山岛(总面积0.2平方公里)的所有权。这个群岛距离韩国215公里,距离日本250公里,包括两个大岛和大约30个小岛。该地区鱼类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丰富。今天,这些岛屿处于朝鲜的统治之下,构成了自二战结束时签署和平条约以来,朝鲜和日本之间仍存在争议的最后一块领土。两国对争议岛屿的领土主权主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有关争议岛屿古代历史归属的历史事实的不同解读;对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吞并这些岛屿合法性的不同解读;以及1951年日本和韩国在旧金山签署的和平条约的对比解读。两国都声称与这些岛屿有着长期的历史联系。他们都通过各种文件和历史地图证实了自己的主要主张。此外,每个国家都试图破坏其对手的历史主张。

日本的领土主张(日本外务省,2013)基于17世纪的文件,这些文件表明这些岛屿是日本领土的一部分,被用作捕鱼和海狮猎场(Hyung, 2007)。从制图学的角度看,日本提供了各种历史地图来证明其对这些岛屿的所有权。最古老的地图是由日本地图学家长谷世贵绘制的,可以追溯到1779年(日本外务省,2015年)。日本声称,日本政府在19世纪初重申了其主权,随后日本于1905年重新将这些岛屿并入帝国。因此,根据日本的说法,韩国在1952年吞并这些岛屿违反了国际法,因为根据1951年的《旧金山条约》(Sean, 2005),这些岛屿不属于归还给韩国的领土。

韩国人的历史主张基于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的文件,基于1667年描述日本边界的地图(Barber, 2015),以及广泛的地图,主要是18世纪和19世纪的(Van Dyke, 2007)。韩国要求国际社会承认其自获得政治地位以来对这些岛屿的主权1945年独立。对韩国来说,独岛/竹岛冲突只能从其作为日本殖民地的经历来理解。1905年2月,日本正式吞并独岛(Dokdo)和竹岛(Takeshima)。5年后,韩国被迫将全部领土主权拱手让给日本殖民统治。日本的统治持续了35年,从1910年到1945年,二战后日本投降(Bowman, 2014)。韩国质疑日本在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吞并这些岛屿的合法性,强调日本的所有权主张源自日本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持续传统。

1952年,韩国总统李承晚单方面决定延长韩国领海和经济边界(日本外务省,2015b)。地图上标注的新边界是李承晚线(Syngman Rhee Line),实际上把这条岛链并入了韩国(日本外务省,2013年)。这条边界线引发了目前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Sakamoto, 2013), 65年后的今天,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似乎只会愈演愈烈。自1954年以来,日本多次要求将领土争端提交国际法院(ICJ)讨论(Miller, 2014),但韩国一直拒绝(日本外务省,2015C)。朝鲜的正式立场是,这些岛屿不存在任何争端,因为它们是朝鲜领土的组成部分,既有地理和历史原因,也有国际法依据。多年来,韩国采取了一些旨在加强其对这些岛屿的有效控制的步骤。它在那里部署了安全部队,建造了一座灯塔和一个码头,发行了带有该群岛地图的邮票,登记居民为韩国公民,建造了一座博物馆,并发展了对该群岛的旅游业。作为对朝鲜这些行为的回应,2005年日本开始庆祝竹岛日,以纪念1905年日本吞并这些岛屿。教科书也是两国之间宣传战的武器(日本时报,24/11/2014)。2014年4月,日本教育部发布指示(日经亚洲评论,07/04/2015),要求在2016年前开发新的地理和历史课程,以扩大并强调这些岛屿是日本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时报,07/04/2015)。这一指令立即在韩国引起了强烈的抗议和反日游行(Reynolds, 2015)。如前所述,近年来,数字地图也成为两国之间的一个新的战场。冲突主要集中在这些岛屿在地图上是如何标注的。地图绘制者对岛屿名称的选择,强化或削弱了各方对领土所有权的主张。在冲突各方的领土要求中,地图被视为感性和教育武器。因此,他们的目的是影响世界公众对领土争端的意见。因此,两国外交部和活动人士在地图上对岛屿的命名问题相互攻击。

lt;

剩余内容已隐藏,支付完成后下载完整资料


资料编号:[19013],资料为PDF文档或Word文档,PDF文档可免费转换为Word

您需要先支付 3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