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实证研究:以江浙地区为例开题报告

 2021-08-08 01:08

全文总字数:368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我国特有的用益物权制度,是农村集体组织成员以建造自有房屋及附着物为使用目的而对集体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的权利。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几经变革,在在市场化、城镇化的冲击以及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背景下,围绕宅基地引发的纠纷数量也日益增多。

以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为例,宅基地使用权纠纷的形态多为宅基地相邻关系利益的纠纷(邢德信与姜广振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江苏2016);趁本村村民外出打工时强占其宅基地引发的使用权纠纷(陈秀华与陈中文、梁万英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江苏2015);宅基地流转不当引发的使用权纠纷(王某诉徐甲等宅基地使用权纠纷-江苏2012),此外还有宅基地继承纠纷发放纠纷,拆迁补偿纠纷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研究综述农村宅基地是中国土地制度特有概念,它是农民生存保障的基础,不具备市场经济的特征。

在计划经济时期及市场经济初期,宅基地制度对农村社会秩序的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化的深入,宅基地制度也逐渐不适应现在经济发展的趋势,学者们对宅基地制度的不足,宅基地流转等问题上做出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3.1研究内容(1)农村宅基地纠纷的形态、成因和争议焦点向攀竹,唐娜(2015)以天津为例,该输了宅基地纠纷的形态,认为天津宅基地的纠纷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七类:宅基地使用权收回纠纷,拆迁补偿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房屋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权属确认纠纷,宅基地使用权纠纷,继承纠纷,宅基地发放纠纷。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本文以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为研究区域,在梳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相关法律与政策变迁的基础上,运用民法相关理论,以中国裁判文书网为主要数据来源,运用案例研究法,实证分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尝试发现该类纠纷的形态、成因和争议焦点,以期为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纠纷的法律适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依据。

2018年1月13日前 开题答辩2018年2月中旬 完成论文大纲2018年3月中旬完成论文初稿2018年4月中旬 完成论文初稿修改形成二稿2018年5月10日前论文定稿2018年6月 论文答辩。

论文的完成过程应当严格遵守学校和指导老师的时间安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案例研究法,实证分析法,描述性统计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