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人才流失问题研究——以中国银行苏州分行为例开题报告

 2022-05-23 08:0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宏观经济对银行的支撑作用逐渐减弱。在产业结构转型、人口红利消退、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以及互联网金融等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中国银行业呈现增长规模驱缓、信用风险加剧、存贷款利率倒挂、非银行机构对银行传统业务替代等趋势,这个时候商业银行的用人机制必须发挥良性作用。

员工是企业前进的动力,高智商、高学历、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捷、善于交际、为人亲善、并且有较强的开发潜力和增值空间是银行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只有长期留用这样的银行员工、减少人才流失的并同时减少相关的招聘和培训成本,才能保证银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持续发展,不受太大的冲击。

中国银行作为全球500强品牌榜单中的第29位、国有五大行、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银行。谁能想到2016年上半年,五大行有2.5万人离职,其中中行离职率超过2.2%,辞职最惨的员工月入790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本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1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论文框架

1.4研究方法

第2章 劳动力流失问题研究述评

2.1国外文献综述

2.2国内文献综述

2.3相关研究评论

2.4相关概念定义说明

第3章 商业银行员工流失现状分析

3.1背景分析

3.2特征研究

3.2.1员工流失人数逐年增加

3.2.2招聘毁约人数逐年上升

3.2.3流失员工学历层次上升

3.2.4流失工龄逐步缩短

3.2.5流失动向复杂

3.3不利影响

3.3.1客户及其资产损失

3.3.2成本损失

3.3.3工作效率低下

3.3.4员工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3.4小结

第4章 商业银行员工流失的制约因素

4.1自身原因

4.1.1自身需求上升、

4.1.2投入小于回报

4.1.3求职人员和银行信息不对称

4.2银行原因

4.2.1招聘机制太复杂

4.2.2薪酬结构不合理

4.2.3职业发展通道单一

4.2.4绩效考核安排不合理

4 .2.5银行创新落后于时代

4.3社会原因

4.3.1生存压力大

4.3.2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

4.3.3人们理财选择多样化

4.4小结

第5章 案例分析——以中国银行苏州分行为例

5.1现状分析

5.2特征研究

5.2.1员工流失人数逐年增加

5.2.2招聘毁约人数逐年上升

5.2.3流失员工学历层次上升

5.2.4流失工龄逐步缩短

5.2.5流失动向复杂

5.3不利影响

5.3.1客户及其资产损失

5.3.2银行成本亏损

5.3.3工作差错增加

5.3.4员工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5.4流失征兆分析

5.4.1情绪波动明显

5.4.2行为表现突出

5.4.3工作差错增加

5.5存在的问题

5.5.1招聘机制太过复杂

5.5.2薪酬福利缺乏活力

5.5.3行为表现突出

5.5.4银行创新落后于时代

5.6小结

第6章 措施建议

6.1建立合理的招聘机制

6.1.1设立合理的薪酬制度

6.1.2构建多渠道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6.1.3加强合同约束

6.1.4完善绩效考核

6.1.5培养员工创新意识

6.2建立多方利益保护机制

6.2.1严禁与员工签订不合理协议

6.2.2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6.2.3防止人员被挖墙脚

结论

本论文主要利用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研究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人才流失的影响及对策。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优缺点,再度深入注重中国银行苏州分行的用人机制研究。然后针对中国银行苏州分行进行数据分析及各方面综合评价,找出中国银行管理现状对于苏州地区的突出影响,发现现实情况,并且找出问题所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在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疲软的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发展中国银行业,使得中国金融市场重新充满活力是当前重要课题。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第一,资料查阅法:通过互联网、专业书籍、专业期刊等收集第二手资料。明确有关国内外银行人力资源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了解研究现状,对各类银行的用人机制做出整理、分析和总结,列出大纲。一方面研究中国银行柜员队伍建设对其银行普通业务的影响,以及客户对中国银行业务方向的选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研究银行信用风险加剧、存贷款利率倒挂、非银行机构对银行传统业务替代等趋势,来发现银行客户经理队伍建设的问题所在

第二,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提出不涉及商业机密的问题,请求朋辈中的企业管理人员银行人员,以及自身实习、工作时接触到的相关工作人员,完成问卷, 回收问卷,分析问卷,收集第一手资料。

第三,逻辑推理分析法:通过严密可信的逻辑推理过程得出文章结论。

案例研究法:结合收集到的第二手资料中整理出典型案例,研究分析,支持文章相关结论。

第四,例证法:在国税局、财政局、统计局等官方网站找到相关数据,结合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列举实例支持文章论点。

第五,图表说明法:把收集到的数据按结论分类汇总,通过图表表现出来,进一步支持文章相关结论。

最后,将已完成的分析结论等结合,形成论文。

4. 参考文献

(小4号宋体,1.5倍行距)

[1] 潘光伟.银行业流程再造绩效薪酬管理及人力资源开发[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15-18.

[2] 郭婵,白效锋.我国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研究[J].商业研究,2016,(01).

[3] 高士英,许青,沈娜.经济“新常态”下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研究与压力测试[J].天津财经大学学报(现代财经),2016,(02).

[4] 肖建.新形势下农业银行青年员工队伍建设探讨[J].农银学刊,2016,(01).

[5] 季东白,王亚光.国有银行基层机构人才流失的对策思考[J].淮海工学院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7).

[6] 卫梦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校园招聘体系的现状及问题[J].科技向导,2015,(18).

[7] 陈春妤.银行柜员与顾客之间的矛盾及解决对策[J].时代金融,2016,(09).

[8] 万伦来,曹沥伟.银行间信息不对称对劳动失业率的影响[J].华东经济管理,2016,(6).

[9] 赵金洁.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与绩效关系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10] 陈严彤,杜彬,顾阳.高管离职潮倒逼银行业变革[J].时代金融,2016.(08)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15周:下达任务书;

(2)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16周:录入论文题目;

(3)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17周:布置、指导;

开始填写论文指导手册(从第5周到第19周);

(4)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1-5周:撰写、开题报告;

(5)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6-16周:论文指导、写作、装订;

其中:第5周抽查开题报告,第13周抽查学生工作记录。

(6)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17周:论文评阅、答辩准备工作;

(7)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18周:答辩、成绩评定;

(8)20学年第二学期第19周:成绩录入、资料归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