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表征和体外评价开题报告

 2021-08-14 18:41:4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1,2]。癌细胞的特点是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使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癌细胞释放出多种毒素,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症状;癌细胞还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导致人体消瘦、无力、贫血、食欲不振、发热以及严重的脏器功能受损等等。与之相对的有良性肿瘤,良性肿瘤则容易清除干净,一般不转移、不复发,对器官、组织只有挤压和阻塞作用,但癌症(恶性肿瘤)还可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引起坏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最终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机体在环境污染、化学污染(化学毒素)、电离辐射、自由基毒素、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及其代谢毒素、遗传特性、内分泌失衡、免疫功能紊乱等等各种致癌物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导致身体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的结果,常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癌症是机体正常细胞在多原因、多阶段与多次突变所引起的一大类疾病[3]。

疾病治疗根据方法分为:手术治疗,自然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中医治疗等。目前,癌症的治疗仍以化疗为主,化学疗法是将药物经血管带到全身,对身体所有细胞都有影响。这种疗法有时也称为胞毒疗法[4],因为所用药物都是有害,甚至是带毒性的,体内细胞,无论是否恶性细胞,都受到破坏。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是提高化疗效果的关键。阿霉素,【英文名称】 Doxorubicin【其他名称】 14-羟基柔红霉素,阿得里亚霉素。是临床常用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5]。可抑制RNA 和DNA的合成,对RNA的抑制作用最强,抗瘤谱较广,对多种肿瘤均有作用,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各种生长周期的肿瘤细胞都有杀灭作用,然而该药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产生明显的全身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心脏损害等,因此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脂质体开始应用于蒽环类药物(阿霉素)的有效载体,由于肿瘤生长部位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脂质体阿霉素的聚集量增加,并且由于脂质体的缓释作用,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部位,增加了治疗效果,而正常的组织由于毛细血管壁较完整,大部分的脂质体不能渗透,将药物与各种载体结合后,改变了药物在体内全身分布,提高了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降低了非肿瘤组织的药物浓度 [6,7] 。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如果将阿霉素做成脂质体,即脂质体阿霉素(liposomedoxorubicin)既能加强药物的抗癌作用,又能减少其毒副作用 [8]。具有以下优点:①体内可被生物降解,免疫原性小。②水溶和脂溶性药物都可包埋运载,药物缓释,药效持续时间长。③通过细胞内吞融合作用,脂质体可直接将药物送人细胞内,避免使用高浓度游离药物从而降低不良反应。④正常组织毛细血管壁完整,大部分的脂质体不能渗透,而肿瘤生长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使脂质体阿霉素聚集量增加,并由于阿霉素的缓释,直接用于肿瘤部位,增加了治疗效果。

脂质体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 Bangham 博士于 1965 年在 《分子生物学杂志》上提出 [9,10]。 脂质体是由磷脂双分子组成的空心球,当类脂分散在水中时, 类脂由于其固有的特性,在水中可以形成自发的空心双层球,在球的中间可加载亲水性成分,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卵磷脂。 脂质体目前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多层脂质体,大的单层脂质体,小的单层脂质体,这一般取决于制备工艺。 目前国内外已经使用的脂质体有多种 [11,12],如超声分散法, 乙醚法, 震摇法。 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靶向药物的载体研究,当脂质体进入机体时,主要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而激活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并改变被包封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将药物集中于肝,脾,骨等组织中,从而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指数,减少药物的剂量及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13]。 因此,脂质体在许多疾病尤其是癌症的治疗方面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14,15]。

N.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最后以此结束)

目的: 应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备脂质体阿霉素,并比较脂质体阿霉素与游离性阿霉素抗肿瘤活性。

意义: 在体外药毒活性实验中体现阿霉素脂质体提高亲水性、延长药效时间和提高靶向性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河北医科大学赵晓鹏,miRNA-449a在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2013-03-01

[2] 湖南大学,盘昱良,肿瘤细胞凋亡检测及肿瘤细胞检测新方法研究,2013-07-01

[3]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高鹏;唐修文;王秀君,Nrf2/ARE通路在消化道肿瘤预防中的研究进展,2012-07-25

[4] 吉林大学,吕燕,基于壳聚糖的pH敏感型载药体系的制备,2014-05-01

[5] 临床肿瘤学杂志,马军;沈志祥;秦叔逵:防治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中国专家共识(2011版),2011-12-15

[6] Tyagi P, Chancellor M. Recent advances in intravesical drug/gene delivery[J]. mol-pharm, 2006, 3(4): 369-379[7] Kobayashia T, Ishida T, Okada Y, et al. Effect of transferring receptor-targe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 in P-glycoprotein-mediated drug resistant tumor cells[J]. Int J Pharm, 2006: 432

[8] Huang LS, Lin R J. Antineoplastic role and evaluation of liposome adriamycin[ J]. Strait Pharm, 2011, 23(9): 109-110.[黄丽珊, 林瑞金. 脂质体阿霉素抗肿瘤药的作用及评价[ J]. 海峡药学, 2011, 23(9): 109-110.]

[9] Zhu Xi-qiang, Zhai Guang-xi. Study Oil preparation of niosome encapsulating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J]. Chinese Jouraal of Biochemical Pharmaeeuf ics, 2001, 25(2): 232-234[10] Gao Jing, Huang Shao-lie. Comparison of liposome preparation methods[J]. China Oils and fats, 2004, 29(10): 52-55

[11] Chang Gui-min, Duan Fang-ling, Yang Shu-ying, et al. Studies on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iposomal adrriamycin [J].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 1999, 19(6): 329-332[12] Ropert C, Malvy C, Couvreur P. Inhibit ion of the friend retrovirus by antience oligonucl-eotide encapsulated in liposome:mechamism of action[J]. Pharm Res, 1993, 10(10): 1427-1433

[13] Guo Jian-xin, Ping Qi-neng, Huang Luo-sheng. Studies on Preparation and Deformability of Flexible Nano-Liposome Containing Cyclosporine[J].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1999, 30(3): 187-191[14] James H, Joel E. Ultrastructural Features of Adriamycin-Induced Skeletal and Cardiac Muscle Toxicity [J]. Am J Pathol, 1985, 118(2):288-297[15] Wei HM, Guo KY, Mei JZ, et al. Cytotoxicity effect and Bcl-2expression of K562 cells treated with hyperthermia and adriamycin in vitro[J].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2007, 17(14): 1674-1677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研究或解决的问题:

改变被包封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将药物集中于肝,脾,骨等组织中,从而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指数,减少药物的剂量及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以临床抗肿瘤一线药物阿霉素为药物模型,通过主动载药法制备阿霉素脂质体,筛选处方工艺,考察不同药脂比、胆脂比、水化时间、超声强度对药物包封率、载药量的影响。检测在不同缓冲条件下,脂质体中药物的释放速率。

研究手段:

采用主动载药法制备阿霉素脂质体;筛选处方工艺,考察药脂比、胆脂比、水化时间、超声强度;检测在不同缓冲条件下,脂质体中药物的释放速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