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金融基础的产融结合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02:18:17

全文总字数:11395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产融结合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一般简称为产融结合,是指工商企业与金融企业通过互相参股、认识派遣等互相渗透的方式进行资本合作的行为。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产融结合现象,因此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成为必要。

实业企业集团发展到一定阶段难以抑制的尝试,而互联网基础上创新的供应链金融为产融结合提供了新的机会。

供应链金融的兴起原因在于解决传统供应链的问题。传统供应链的痛点在于中小型企业面临着融资困难、经营成本相对较高。中小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群体,对经济增长贡献具有巨大的作用,但由于其自身规模的限制,融资难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普遍存在的一大困境。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处于不利地位,其根源在于中小企业信用的先天性缺陷和先天性规模小,缺乏同大企业相比的信贷融资所必须的信息优势,金融机构的结构调整并不能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的信用水平,并不能从根本上克服中小企业在信贷市场上的不利地位。注明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指出,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与众多中小企业都愿意通过合作和协同运营来实现供应链系统的成本最小化和价值增值的最大化。因此中小企业信用缺陷的途径不能单纯从其内部治理结构入手,还应从供应链上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分工合作体系上从大企业在信贷市场的信息优势来弥补中小企业信用缺位,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和信贷能力。基于解决这种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矛盾的客观要求,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供应链金融

1.1国外研究状况:

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这一概念在1982年由oliver,r.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理论界早已形成一致观点并为各国所重视。然而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结调整,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下单纯追求规模和增长策略使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处于强位弱势的尴尬境地,而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融资困境成因及其对策建议两个方面。

1981年stiglitz和weiss在论文《不完全信息市场上的信贷配给》中指出

了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他们指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信贷市场必然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贷款人对利益与风险的均衡选择导致信贷配给不可避免,即使剔除政府驱动变量。纯粹的市场行为也将使信贷配给成为一种长期均衡。这揭示了信息不对称是信贷配给不均衡的直接原因,他们的研究开创了信息不对称对信贷配给研究的先例(stiglitzweiss,1952)。他们认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银行被迫采用信贷配给而不是提高利率来使供需平衡。这样,很多中小企业即使愿意支付较高的利息也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不能取得贷款。林毅夫、李永军(2001)指出,我国的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和市场都比较成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中,由于自身限制创门无法承担直接融资市场上昂贵的资金成本。在传统融资模式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有偏好使用其信息优势在事先谈判、合同签订的过程或事后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损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一个典型的结果就是,大型金融机构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为资金需求强烈且自身规模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如果一个经济中金融业(尤其银行业)比较集中,中小企业的融资就会特别困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