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东盟八国入境中国旅游与国际贸易的互动关系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25 21:34:5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课题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交流与合作的纵深发展,各国及各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日益增强,国际贸易和国际旅游步入新一轮高涨期。本文所选取的东盟8个国家,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泰国。由于空间距离近,经济增长快,又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望,是我国对外开放重要的旅游与贸易伙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至2015年已超过24万亿人民币,货物贸易总值全球居首,其中中国与日韩东盟八国双边贸易总值约9.12万亿元,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8%。国家间贸易的增长加强了经济的联系,推动了人员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出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2015年中国入境客流量高达12849.83万人次,市场规模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法国、美国和西班牙,在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中,日韩等东盟八国是最大的客源国之一,占接待外国入境游客的47.80%。

根据新增长理论,国与国之间发展对外贸易不仅可以增加世界贸易总量,而且可以加速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传递,使参加贸易各国的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源水平得到提高,即国际贸易的溢出效应。那么,国际货物贸易与出入境旅游之间是否也存在相关关系及溢出效应?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诸如此类问题的解答,需要深入研究日韩东盟各国入境我国旅游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对于通过旅游拉动贸易和通过贸易促进入境旅游发展,最终实现入境旅游与进出口贸易的协调发展,科学认识国际货物贸易与出入境旅游发展规律与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文章旨在以分析日韩东盟八国入境中国旅游与进出口贸易互动关系为基础,总结有关旅游与贸易相关关系的观点,分析、解释并加以评论,拟建立包含出境旅游、入境旅游、国际货物贸易、经济增长、人口规模和对外开放等变量在内的回归模型。

(二)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和数据搜集。文献搜集、阅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是研究工作开展的前期准备,大量的中外文献阅读,能为本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结合现实问题的思考,确定研究主题、内容、方法。再根据本文研究目的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2.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本文利用2000-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分国别分析日韩东盟八国入境我国旅游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探究旅游与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属于实证研究的范畴;运用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属于规范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现有文献对旅游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丰富了旅游与贸易的研究内容。但部分研究者把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作为一个整体,分析贸易与旅游的关系,忽视了不同贸易类型及其内部结构变化对旅游的影响,未能从更微观的视角研究贸易与旅游的关系及其影响效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析结果的精确度。在研究方法上,现有文献多采用传统线性回归、描述统计和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不能揭示二者之间深层次的互动机制;部分学者虽然采用了协整分析方法,但在数据选择上采用的是简单时间序列数据,无法判识不同国家不同时间旅游与贸易的区别和关联性。因此,对于贸易与旅游之间关系的研究,还需要从内容到方法上的进一步扩展和改进。基于此,本文旨在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中国和日韩东盟八国为样本,采用2000-2014年国际货物贸易与出入境旅游面板数据,从规模总量层面切入,借助面板数据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和方差分解法等,分析国际货物贸易对入境旅游的影响及其效应,以便揭示和解释国际货物贸易对出入境旅游活动的作用机制和动态特征,以及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一)准备阶段

1.2016年12月10日至1月8日,查阅收集文献资料,完善开题报告。

2.2016年1月9日至2月20日,进一步修正研究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