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硝化抑制剂堆肥的促效机制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21 21:51:3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土壤硝化作用虽然能使铵态氮氧化成硝态氮供植物吸收,但是由于硝酸盐带负电荷,不能被土壤颗粒所吸附,因此大量的硝酸盐容易随水淋失,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而另一部分硝酸盐还会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变为温室气体n2o和氮氧化物气体,对全球气候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施用硝化抑制剂来降低no3-淋失和反硝化机率,是实现氮肥高效管理的一种有效措施。

但是由于缺乏成本效益,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并未得到推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作为主要氮源的矿物氮输入到农田系统中[8,53]。

但是同时随着氮使用量的大量增加,耕种体系(从多种作物轮作转移到单一种植)和带来如今农业体系高生产力的农业实践发生了主要变革,农业体系同时也是高硝化的体系[54]。

一般高产量的作物品种是在高生产力环境中而培育的,然而这些作物品种相比nh4 更喜好no3-的吸收利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本次大田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1)不施肥对照(ck);2)氮肥处理;3)氮肥 生物硝化抑制剂堆肥处理。

4)减氮25%处理;5)减氮25% 生物硝化抑制剂堆肥处理;全部的磷肥、钾肥及50%的氮肥作基肥施入土壤,其余50%的氮肥作追肥。

 计产后,从测产区另取10穗玉米作为小样风干后测定出籽率重,根据出籽率与整个小区总产量计算相应的收获产量;每小区另取5株植株(含果穗),烘干至恒重后测定籽/杆比,用此籽/杆比来确定秸秆产量,并粉碎后测定氮含量,以此计算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生物硝化抑制剂是植物产生的,比人工合成的硝化抑制剂更加绿色环保的物质,因此利用这些作物的秸杆与农业有机废弃特进行堆肥,可以解决农村大量废弃物资源化的问题,同时这种堆肥还能抑制土壤中的硝化作用,达到减氮增效的目的,为农业生产上提高氮素利用率开辟一条新的研究路径。

自然提取物在其被发现具有硝化抑制作用以前一般都当做有机肥施用的,如印度楝树、湿生臂形草、十字花科植物等。

最新研究发现(subbarao et al. 2006,2007)[44~45],很多具有生物硝化抑制作用(bni)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都可以分泌或合成某些具有硝化抑制作用的化合物,但是这种抑制作用会因植物品种的不同有强弱差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