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到现实的距离——《安娜·卡列尼娜》难以实现的人性化诉求开题报告

 2022-04-24 23:11: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俄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浩瀚星空中,列夫·托尔斯泰是无比璀璨的一颗,不但自身散发着耀眼的光芒,还照亮了很多人前进的道路。托尔斯泰的作品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画面,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融会了艺术、语言、哲学、历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是他一生探索的反映,他对社会出路的探索,对精神出路的探索,渗透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安娜·卡列尼娜》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创作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俄国社会正发生急剧变动,农奴制经济被动摇,新的资本主义急速发展。阶级关系的急剧变化,使得封建贵族社会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家庭、婚姻、伦理道德的观念等都开始动摇。《安娜·卡列尼娜》就是这动荡社会的产物,不仅仅是托尔斯泰对这混乱社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种描述,更是他对这个社会、这个民族中各个阶级人的出路的探索。

书中线索人物安娜和列文都是苦恼的人,一个苦苦追求爱情却以死亡告终,一个探寻社会出路却苦无结果。本论文旨在探索阻碍安娜与列文实现愿望的障碍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看似简单而道德的理想却始终难以实现,通过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准确把握当时的社会状态与面貌,人的生存与生活状态,更要通过对《安娜·卡列尼娜》的分析,认识列夫·托尔斯泰这一时期的思想意识和这一时期在托尔斯泰文学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安娜卡列尼娜》围绕着安娜和列文两条线索进行,安娜苦苦追寻着爱情,列文探索着社会出路,他们的理想简单而道德,但在残酷的现实中,这两个善良的人却像是社会的异类,与本该同类的人格格不入,他们人性化的诉求也始终得不到实现。

安娜和列文是《安娜卡列尼娜》中两个孤独的人,安娜与她所在的虚伪的社交圈完全不同,她不愿意偷偷摸摸,追求光明正大;列文的贵族朋友们乐享贵族的特权,他却想要为农民的利益考虑,故而前者为社交圈所弃,后者为朋友所不解。

本论文主要研究安娜和列文的理想、他们的理想的性质、他们理想难以实现的原因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文献法

1.确定论文题目:理想到现实的距离——《安娜·卡列尼娜》难以实现的人性化诉求 。

2.根据论文主题搜索相关文献:《安娜·卡列尼娜》诞生以来国内外关于“难以实现的人性化诉求”这一主题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草婴译.北京:现代出版社,2011 .

[2]杨正先.托尔斯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

[3][苏联]贝奇柯夫.托尔斯泰评传[m]//吴钧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至2022年1月9日 老师指导学生确定论文选题,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2.2022年1月10日至2022年2月29日 老师完成并下达任务书。

3.2022年3月1日至3月29日 学生完成开题报告和论文提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