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阿来长篇小说创作中的荒诞色彩开题报告

 2022-04-26 22:42:5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研究背景:

阿来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藏族作家,地域文化成为其小说创作的重要想像空间和叙事资源,也成为其小说创作的重要特色,《尘埃落定》曾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瞻对》等浓墨重彩描画了藏民族悠久、深远、神奇的文化魅力。目前对于阿来的写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通过民族视角对阿来小说与藏族文化关系的研究。杨玉梅在《民族视角:对阿来小说的一种解读》中以宗教背景对阿阿来小说进行研究,阿来的小说隐含着充满宗教意味的“人生唯苦”的主题,小说关于生命之苦的各种描述构成了一部诊释“苦难”的大书。同样以宗教为背景的还有黄慧的《阿来文学作品和苯教关系研究》,李建的《尘埃落定与藏传佛教文化》等。马烈在《阿来及其尘埃落定与藏族口传文学》中对藏族口传文学与阿来作品中的关系进行研究。胡金龙在《论尘埃落定的狂欢特征与民间文化》中从民间文化角度出发来分析文本。这类研究着重强调了阿来创作的民族性,其共同的观点是将浑厚特异的藏族文化土壤定义为阿来创作的生命之源。

其次是对阿来其人及其小说进行多重角度的比较研究。阿来作为一名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作家,自幼流浪于两种文化之间。面对阿来自身的“混血”身份与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汉藏文化冲突,有不少研究论文以此切入,分析阿来的文化心理和他对身份认同的建构。徐新建在《权力、族别、时间:小说虚构中的历史与文化——阿来和他的尘埃落定》中写道“阿来通过小说所追求的‘普遍的意义’和‘普遍的历史感’其实是为了在消除别人眼中的‘异类感’”,再“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对‘普遍性’的解释、建构和创造。”李康云、王开志在《阿来其人及尘埃落定》中写道尽管阿来在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本土化方面化为“清淡” (严家炎语)的无形;尽管阿来一再声称他“不属于任何文学流派”,但仍然感觉到阿来小说中“流派”的影子。杨艳伶在博士论文中《新时期藏地汉语小说视野中的阿来及其意义》中写道阿来在作品中呈现出了藏民族原初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其中有人们对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的原初理解,也有对人兽和谐共处的强烈愿望,还有对神性与人性、神与人之间能够交融沟通的本真阐释。

然后是叙事形式研究。张立驰在硕士论文《论尘埃落定的语言诗性美》中指出阿来作品在语言上大多通过意象的分析等手段来阐释其诗性美。在叙事层面上则是内容丰富庞杂,杨玉梅在《论傻子形象的审美价值——读阿来的尘埃落定》对傻子视角进行了研究,卢静在硕士论文《阿来长篇小说空山(三部曲)研究》中指出《空山》中也加入了桑丹的疯子视角,她的出现不但表达着在拿个疯狂的年代,疯子似乎更加正常。秦敬在《论尘埃落定的复调小说特征》中则对复调特征进行了研究。张培在《论阿来小说的现代叙事艺术》中分析阿来小说的叙事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阿来小说灵活变换的叙事视角;二是阿来小说精巧多变的结构模式;三是阿来小说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四是阿来小说中象征与魔幻主义手法的运用。鲍远福在《纪实名义下的历史虚构——评阿来瞻对:终于融化的铁疙瘩——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中写道阿来在被宣称为纪实长篇的《瞻对》中,阿来仍以他擅长的虚构方式与诗艺技巧,在“纪实”与“虚构”的语义断裂处,以叙事重组了瞻对的历史与现实。

最后是对阿来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研究。在人物研究中,多以《尘埃落定》中“傻子”的形象研究为主。董正宇在《一个傻子眼中的“尘埃”世界——试析阿来的尘埃落定》中写道“傻子”是一个极其矛盾的个体存在。他极其聪明而又极其愚昧,非常敏感又相当迟钝。小说中“傻子”这一形象是以一种非常态的姿势出现的,这往往给读者带来迷惑,甚至误导读者。于是,我们在小说中,又看到了不少作家刻意而为而又了无痕迹的荒诞的情节。韦器闳在《傻眼看世幻语写史——评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也指出由于寓言性的强调和荒诞、魔幻的描写,使得小说的主人公“我”成为一个似傻非傻,寓神奇、智慧与荒谬于一身的人物,恰是一个大智若愚的智者。除了对“傻子”的研究,对老土司、僧侣等的研究也不在少数,吴道毅在《民族权力生存——阿来尘埃落定多义主题解读》中写道老土司种植鸦片,引起饥荒,杀害查查头人和杀手多吉次仁等等都是荒唐的人类作出的荒唐举动。王妍在《追寻大地的阶梯——阿来论》中写道阿来也书写了一些“伪僧人”的形象,门巴喇嘛医术高明,多次为傻子少爷解除病痛,并在罂粟花战争中运用巫术使得麦其家大占上风。除了每年的香火钱,还要出去给人治病挣外快,显示了内在精神信仰与生命生存枝节的矛盾。此外还有对女性的研究,张强在《尘埃落定女性人物形象分析》中分析了三类女性:第一类代表是土司太太,威风凛凛,外表华贵,残忍狠毒;第二类代表是侍女桑吉卓玛,毫无觉醒意识,心甘情愿;第三类代表是塔娜,貌美如花却红杏出墙。这些女性无一例外的成为了男人的配角。另外,王慧君在《论阿来长篇小说的悲剧性》中分析了《空山》中达戈与拉加泽里是弃恶从善,迷途知返的正义延续者。《格萨尔王》中格萨尔主动承担起救赎人类的重任,然而人间却处处充满战争和杀戮、猜忌和陷害。凯旋之后的格萨尔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神界,岭国却又再次回到群龙无首的混沌之中。

本论文主要研究阿来长篇小说在内容与艺术技巧上所呈现出的一种荒诞色彩,探讨这种艺术追求在阿来创作中的意义。

目的和意义:

目的:阿来目前发表的有四篇长篇小说,分别是《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瞻对》。目前学者对于阿来的作品研究有很多,但是对于作品中运用的荒诞性手法却不是很多,而且主要是研究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尘埃落定》,本文将同时对阿来的四篇长篇小说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荒诞色彩。

意义:本文从荒诞这一概念着手,对阿来的四部长篇小说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使读者深入的了解其中的荒诞的艺术手法,还能使读者在阅读阿来的作品时,也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对阿来作品所想表达有所感悟。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2.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一、绪论

二、论阿来长篇小说创作中的荒诞色彩

(一)生存环境的荒诞

1、土司世界的莫名诞生

2、“他人即地狱”

3、传统文明的崩塌

(二)人物命运的荒诞

1、生存还是毁灭?

2、出世还是入世?

3、事在人为还是命中注定?

(三)荒诞的呈现方式

1、叙述角度的冲突

2、虚构,传说

3、神秘,魔幻

三、结论

预期目标:

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生存环境的荒诞、人物命运的荒诞、荒诞的呈现方式三个方面对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瞻对》来进行研究,挖掘出阿来文本创作中运用的荒诞色彩,并对其作一定的总结。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3.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

研究方法:

本选题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选题研究是建立在去图书馆查询相关书籍,检索相关期刊,认真阅读原著和大量相关的书籍,寻找和搜集与此选题相关的资料,并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网上广泛收集和查阅与本选题有关的研究文献及学术文章,了解本选题有关的最新动向。此外在导师的指导意见之下结合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对选题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步骤:

1) 对研究背景进行梳理。

2) 把握荒诞的概念

3) 通过文本细读,对阿来小说中的荒诞色彩具体表现进行剖析。

4. 参考文献

4.本课题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学成.论荒诞与荒诞性文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5.

[2] 吴道毅.民族·权力·生存——阿来《尘埃落定》多主义主题解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5).

[3] 李满.《尘埃落定》的文化哲学意蕴[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 王慧君.论阿来长篇小说的悲剧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

[5] 曾利君.新时期小说魔幻叙事中的“异境”想象与建构[J].西南大学学报,2016:(1).

[6] 罗蕾. 世纪之交:河域小说创作中的魔幻现实主义[D].山东大学,2006.

[7] 杨玉梅. 中国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前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8] 梁海.神话重塑在历史的终点——论阿来的《格萨尔王》[J].当代文坛,2010:(2)

[9] 王妍.追寻大地的阶梯——阿来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2.

[10] 陈文斌.双区隔理论“非虚构小说”的文本特征——以阿来《瞻对》为例[J].当代文坛,2016:(3).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5.本课题的具体进度安排(包括序号、起迄日期、工作内容)

1、2022.11.05 讨论论文选题;

2、2022.11.15 确定论文选题,指导论文写作流程和文献查阅;

3、2022.03.03 指导开题报告撰写,提出修改意见,明确绪论写作要求;

4、2022.03.09 交开题报告,进入论文绪论写作;

5、2022.03.21 完成绪论写作,进入论文主体上半部分写作;

6、2022.04.13 完成论文主体上半部分写作,进入论文主体下半部分写作;

7、2022.05.04 完成论文主体写作,进入论文结论写作;

8、2022.05.18 完成论文初稿,进入修改阶段,论文定稿;

9、2022.06 交评阅老师评阅,等待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