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尤金奥尼尔剧作对曹禺剧作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1-08-08 16:58:2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尤金奥尼尔还一反当时美国认为戏剧是诉诸动作的艺术的观点,在剧本上运用独白、回忆、幻觉等手法刻画人物细腻的内心世界,并利用舞台元素将人物的潜意识充分外化,以支持表情达意。这不可不谓是奥尼尔对美国当时的戏剧的又一突破口。

曹禺的戏剧创作风格则几经流变,从模仿古希腊悲剧的《雷雨》到学习契诃夫抒情笔调的《日出》,从现代主义倾向的《原野》到回归现实主义的《北京人》。唯一不变的就是植根于中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兼收并蓄地借鉴西方戏剧的各式技法,从而创造出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民族戏剧。而如上所述,曹禺以前的戏剧创作者,就已经在不断地探索西方戏剧形式与中国社会现实相结合的问题。因此,曹禺的贡献主要在于,树立了戏剧民族化的典范。而尽管尤金奥尼尔在这一方面也同样成绩斐然,但这并不属于他所处时代、地区的核心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奥尼尔戏剧对曹禺创作的影响。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美国业余戏剧家协会经过研究,得出奥尼尔这样举世闻名的戏剧大师特别喜欢在戏剧作品中运用表现主义手法。表现主义戏剧喜欢探讨诸如命运等抽象的、带哲理性的问题, 同情和关注那些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 通过他们来揭示现代社会里人的异化, 人与所处环境、社会制度等的对立, 强调表现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在表现主义的视野下解读曹禺和奥尼尔的作品, 我们会惊喜地发现, 审美与文化的共鸣和共同的艺术追求是将两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家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两位戏剧大师的剧作主旨都表现出鲜明的表现主义特点。

命运的不可抗拒、现代物质文明对人性的异化与个人反异化的徒劳无功、梦想和现实的冲突、本能欲望与文化传统对个体生命的双重扭曲和控制, 这些是奥尼尔和曹禺两位戏剧大师共同关注并给以深刻表现的命题。这些带有鲜明表现主义色彩的主题意蕴, 在他们的剧作中, 构成了人类不可破解的生存困境和存在牢笼。正是因为它们, 人类注定面临悲剧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早在30年代,就有读者就发现《雷雨》与《悲悼》很相象,但论述者在论述曹禺所受奥尼尔影响时,大多循着曹禺戏剧主题的某一侧面,或某些人物或某些技巧作比较;而这些比较也往往只是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点,或加以类比,或揭示其影响所在,而忽略了对于曹禺所受奥尼尔剧影响的特点和程度,其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以及这种影响对曹禺戏剧创作的意义等的探讨。

本文拟就这方面作些尝试。

4. 研究创新点

尤金奥尼尔和曹禺分别是美国和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在他们作品里,奥尼尔和曹禺是有共通之处的,他们都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全方位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人的价值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着力展示出人类在精神世界中追求与幻灭、抗争与死亡的历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