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监本《尔雅郭注》避讳字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20:30: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避讳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先秦到清代,避讳制度已达三千年之久,反映了人们对君长的敬畏心理。

其体现在口头上是改音避讳,体现在书面上是改字避讳。

空字避讳或缺笔避讳,往往在当时产生的文献上打上时代的烙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尔雅》是中国较早的一部字书,主要用于阐释字义,训诂词语,同时它又是一部百科全书,涉及古代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祭祀、器物、天地山川、鸟兽鱼虫等方方面面。

从古至今出版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尔雅》以及关于《尔雅》的注疏等书,其中最通行的版本为宋代郭璞所注。

因而对其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前言:《尔雅郭注》流传千年,版本情况复杂,影本所跨时间较长,致使此书底本情况不甚明了。

再者宋至清,用字尤为讲究,政治管制更加强烈,在书籍的写作、刊刻、流通等领域中尤为注重用避讳字。

宋朝避讳情况复杂难辨,胤、朗、桓、弘等字在不同时期的避讳有所不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选题特色在于其针对性和层层递进。

通过对《尔雅郭注》的研究学习,归纳整理出其中的避讳字,分析其时代背景及成因,进而对其版本问题进行论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