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爱玲《半生缘》的悲凉基调开题报告

 2021-08-08 20:30:4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张爱玲小说的底色是荒凉,她习惯从细致的细节描写和华丽的语言描写中营造小说的氛围。本课题以《半生缘》为例,体会小说字里行间透露苍凉的情绪氛围。张爱玲作品语言藻丽的外表,让人读到动荡的时代、不和谐的生活环境、扭曲的人性、丑恶的情欲,两相参差对比,可以发现张爱玲作品特有的苍凉的审美意味。

意义:张爱玲的荒凉是一种悲观的感叹,是一种女性化的敏锐细腻的感叹。通过研究《半生缘》的荒凉基调,有助于对当时社会凄楚大环境的认识;探索张爱玲小说对男女悲欢与曲折,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曲折跌宕的生命底蕴。此外,《半生缘》中的悲凉氛围体现了张爱玲特有的女性的敏感和关照方式,有助于我们探寻人性的本质,有着较高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的价值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外对张爱玲悲剧基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可将这些研究成果根据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将张爱玲与其他作家的悲剧意识做比较,如萧红与张爱玲的悲剧意识的对比;2.探究张爱玲悲凉基调的具体表现,如亲情与爱情、性格中的悲凉意蕴、笔调的苍凉和现实的残酷等;3.张爱玲苍凉的审美美学研究;4.研究时代背景下的女性悲剧。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半生缘》中深具悲剧意义的故事,剖析时代背景下女性悲剧如何产生、如何发展、如何扩大延伸,以及研究张爱玲自身女性悲剧心理,探讨文中极其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与悲凉的人物命运,解释人物自身命运的悲剧,并从中体味张爱玲的冷,领略那个时代的悲凉。最后,探讨张爱玲悲剧意识的意义及其体现的时代价值。

计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将重点研究《半生缘》中透露的苍凉意味,探究时代背景、个人身世、在社会中深层的悲剧体验对张爱玲创作的巨大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入的进行研究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