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平台的医护人员针刺伤调查数据分析文献综述

 2022-10-27 20:19:59
  1.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摘要 医护人员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接触手术刀等锐利器械,易发生针刺伤害,而针刺伤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已经证实有二十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乙肝艾滋病是生物性职业危险的主要的种类。为了降低针刺伤的发生,要了解其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从而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

关键词 针刺伤;医护人员;危险因素;防范对策

正文

0引言

医护人员由于其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经常接触注射针头等锐利器械,易发生针刺伤害。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等意外刺入皮肤深处造成的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或出血,是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意外事故,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人员的身心健康及工作质量。近年来,随着人们的职业防护意识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针刺伤损害,但临床医护人员的针刺伤的现状仍不容乐观。目前已经证实有二十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险的主要种类。我国是肝炎的高流行区,艾滋病的发病率也是上升趋势,而医疗机构恰恰是这些传染疾病的集聚地。因此,了解临床工作中针刺伤的原因,并明确其防治对策,可降低针刺伤发生率[1],同时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及传播。

1医护人员针刺伤现状分析

美国CDC调查显示每年约发生385000起针刺伤害,然而真实的数据应该远高于上报的数据[1]。然而在中国,由于缺乏相应的应急培训,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欠缺,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针刺伤[2]。Xiaodong Gao [3]的研究表明医生最容易在外科手术或是用手术刀期间发生针刺伤约占比43%,而护士则是最容易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发生针刺伤约占17%,其次就是拔静脉输液针时易发生针刺伤占16%。而在HoSSein Motaarefi的研究中表明护士是针刺伤的主要暴露人群,并且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对象的不合作或是突发运动所造成。

刘艳[4]在对针刺伤的知信行研究中仍有15. 46%的基层医务工作者认为针具使用后可以回套针帽,而据美国 CDC 报道,因回套针帽引发的针刺伤占 10% ~ 25% 。这表明基层医务工作者对针刺伤的认知存在误区,针刺伤防护知识还有待提高。基层医务工作者人数相对较少,分科不细,责权不明,学习培训机会少,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

2医护人员针刺伤危险因素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