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文献综述

 2022-10-27 08:10

文献综述(或调研报告):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在民国时期杭州、北京、重庆、庐山、青岛等地区已经开始风景区建设工作。

民国时期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这一研究课题,与“民国时期旅游”、“民国风景名胜区”、“旅游开发与旅游管理”等核心关键词息息相关,本文拟选北戴河作为案例地,因此,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及民国原始资料时,从关于民国时期风景名胜区建设与管理研究进展和民国时期北戴河旅游两大角度展开。

1.民国时期风景名胜区建设与管理的研究进展

关于民国时期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研究,有直接围绕具体案例研究的,也有从侧面角度谈到与之相关的内容的;既有民国先贤直接提出的构想,也有从旅游指南、回忆录、老照片体现出来的有关措施。原始资料方面,1937年的《旅行谭荟》,收录了众多人士关于风景名胜区建设的构想,如对北京香山建设的看法,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对比自身在菲律宾、荷兰等地的体验给各种风景名胜区提出的改进措施,对景区交通建设的强调,对如青岛、西湖等国内建设较好的景区的推崇等等[1]。1944年出版《游览事业之理论与实际》从整体的角度谈论了旅游业的发展与管理,在与游览建设相关的章节谈到了风景区应如何建设,后期管理中对于食宿、交通、娱乐方面需要重视和努力,接待和宣传都属于景区管理的重要内容[2]。《旅行杂志》中有部分文章是关于景区建设的,既有从整体角度提出的《战后复兴计划于地方风景区建设问题》[3];也有关于庐山[4]、雁荡山[5]、浙江名胜区[1]、黄山[1]等围绕具体案例地的内容,其观点多中西结合,参考和学习了国外风景区建设的观点。唐渭滨、陈光甫等对旅游业影响极大的旅游人对于名胜区建设与管理都极为重视,并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推动有关工作的进行。

与之相关的学术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其一,从区域案例地出发,在谈及某一地区民国时期旅游情况的时候结合具体风景名胜区展开,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谈风景名胜区建设,如王洪燕结合峨眉山、青城山等具体景区民国时期的发展情况,从旅游要素入手分析了风景名胜区发展旅游需要的条件,强调旅游开发围绕旅游者[6]。雷利娟从民国杭州旅游谈及了大的旅行集团、旅游企业在名胜区管理中起到的作用,强调了经营和营销的重要性[7]。王海燕以民国时期旅游景区建设为从公园、皇家园林、名山寺庙谈及了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的各类措施[8]。王世峰和梁刚从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的角度入手,讨论了成都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并结合景区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9]

其二,从建筑、交通、市场营销等具体专业维度谈风景名胜区建设和管理。陈蕴茜从园林角度侧面讲解了风景名胜区的旅游娱乐功能,强化这一空间的娱乐性[10]。张进结合张骞、陈光甫、荣氏兄弟等近代商人在旅游经营管理上的努力,他们在建设过程中向西方学习,并心系当地人民,努力发展公益[11]

其三,从旅游历史、旅游指南、旅游杂志期刊、游记等侧面维度展开,梳理并总结[12]出旅游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问题。谢征对旅游期刊的整理,由大量期刊可知民国时期风景名胜区用图片、旅游广告、游记、旅游指南[13]、旅游文本[14]等方式进行宣传,以此作为景区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15]。丁晨认为包含着风景名胜区建设与管理的期刊杂志对于旅游活动、景区开发工作有指导作用,对其发展有着较为明显的积极影响[16]

总的看来,关于民国风景名胜区建设与管理的研究有一定基础,但仍旧存在一定局限。多从整体角度、宏观入手,很少以单一风景名胜区、个例研究的方式进行;多泛泛谈及,少深入探讨;多列举罗列现象,少有在介绍的基础上加以提炼、梳理、总结,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2.关于民国时期北戴河旅游研究进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