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老漂族”的社会适应策略——基于郑州市的调查分析毕业论文

 2022-09-10 23:23:22

论文总字数:21270字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城市,跨省市流动人口数量急剧上升,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新城市扎根立足,其父母为了靠近子女生活共享天伦之乐或者帮其照顾第三代以减轻子女负担而背井离乡,成为“老漂族”。而“老漂族”这样一个特殊群体迁移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调适,尚未得到学界和公众足够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遵循质性研究的方法论框架,以郑州市“老漂族”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法,从心理适应、生活和社会环境适应、关系适应这三个维度了解“老漂族”从其他城市或农村来到郑州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分析他们通过什么方式自我调整最终以完成社会适应的动态过程,从而进一步探讨影响“老漂族”社会适应程度的因素进行探讨。本研究力图在对该群体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分析“老漂族”遇到的现实性困难,并在此基础上上提出相应的社会适应策略,为这群特殊的老年人安度晚年提供支持,为更多的“老漂族”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老漂” 社会适应 适应过程 家庭关系 社会政策

Abstract

The rapid urbanization has increased the population mobility.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come into the big cities, result in the growing number of cross-city migration. When these young people have settled in the new city, they tend to invite their parents to move to the new place to help them with childcare and domestic tasks. Such arrangement on the one hand helps to reduce the burden faced by the young generation, while on the other hand leads to the fast increasing number of older migrants. These older migrants are called “Lao-Piao” in Chinese to indicate their drifting lifestyle. As a relatively new social phenomenon, this group of people has not attracted enough attention from both the academics and the public.

This study follows the methodology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takes the group of "Lao-Piao" in Zhengzhou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en I use the depth of the interview method to know how the “Lao-Piao” who come from other cities or rural areas to Zhengzhou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 and analyze the way they adapt themselves to complete the dynamic process of social adaptation in the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life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is study tries to analyze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the older migrants on the basis of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group,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cial adaptation strategies on the basis of this, and provide support for these special elderly people in their later years to make more “Lao-Piao” live comfortably.

KEY WORDS:older migrants social adaptation adaptation process family relationship social policy

第一章 选题背景及意义 3

1.1 选题背景 3

1.2 选题意义 4

第二章 文献综述 5

2.1 相关概念梳理 5

2.1.1 老年人 5

2.1.2 老漂族 5

2.1.3 社会适应 5

2.2老漂族群体特征研究 6

2.3老年移民的社会适应 6

2.3.1老年移民社会适应的心理状态研究 6

2.3.2老年移民社会适应的困境及养老问题 6

2.3.3老年移民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7

2.3.4迁移对老年人的影响 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7

3.1研究方法的选取 7

3.2 研究对象 8

3.3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8

第四章“老漂族”的社会适应研究 9

4.1 “老漂族”的心理适应 9

4.1.1迁移初期的心态 9

4.1.2性别因素对心理适应的影响 10

4.1.3城乡身份对心理适应的影响 10

4.1.4“老漂”对于郑州的归属感 11

4.2 “老漂族”的家庭关系适应和角色调整 12

4.3 “老漂族”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适应 13

第五章 “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对策建议 14

5.1“老漂族”进行自我调节 14

5.2子女对父母投入更多关注 15

5.3政府和社会承担相关责任 15

5.4研究结论 15

5.5研究展望 16

第一章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 选题背景

国家统计局在2010年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中表明,在目前的中国大陆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当中,住所与户口登记地不一致并且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亿。与2000年的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这类人口增加1.2亿,增长81.03%。同时,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显然,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压力。

青年人处于各种目的向城市流动,远离故土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城乡都出现了“空巢老人”的现象,而同一时间,在青年人为之奋斗的城市,也出现了另外一类老人,他们本该在家颐养天年,却在退休之后远离扎根了几十年的故土,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或是照顾子女,或是照顾第三代,这群人就被称之为“老漂族”。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但是,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年轻人为了寻求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变的不可能不远游,众所周知,中国人家庭观念浓厚,父母退休后便以家为本,为了子女选择离开自己熟悉的土地,来到子女身边,为其减轻负担,也使自己纵享天伦之乐。然而近些年,老龄人口不断增加,辅以独生子女家庭比重的上升,可以预见未来城市化和人口流动的趋势,可以预想“老漂族”的比例将会不断上升。

长久以来,老年人都以弱势群体作为其身份认同,不可否认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社会生活当中他们都有着难以忽视的天然劣势。作为老年人,“老漂族”首先面临着其初入老年期需要面对的诸多问题,其次“老漂族”也与流动人口一样,面对着生活、心理和制度等各个方面的问题,他们如何面对在新环境下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果处理好自身与社会的关系,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与青年人口相比,因为“老漂族”已经度过了生命过程中的生育阶段、就业阶段以及受教育阶段,被认为生命历程已经经过了比较完整的一个阶段而不被作为特殊人群关注。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更多的研究来了解老年人口流动的动机,老漂族群体的生活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1.2 选题意义

“老漂族”是我国城市化和老龄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类特殊人群,是当下快节奏中国出现的一个阶段性现象,“少子化”家庭日益增加,年轻老人开始为了子女来到新都市,照顾他们及第三代的生活起居,为“爬坡”中的年轻人减轻生活负担。对“老漂族”本身来说,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城市社会生活,对其自身的健康状态、心理状态甚至整个家庭的和谐相处都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所以,从实证意义上来讲,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老漂族”的社会适应状况的研究与解释,在现实层面尽可能的减少他们生活中潜在的消极因素,帮助他们在陌生城市中度过更精彩的万年,也给即将踏入“老漂”行列的老年人提供借鉴性的经验。

在理论层面上,现有的关于流动人口研究的理论框架是基于青年群体的经验研究总结得出的,有关社会适应问题,更是基于青年人的生活目标和经历。显然,老年人因为与青年人处于不同的生命阶段,其所经历的生命历程也有巨大差别,老年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的理论解释需要与青年人口区别开来。所以,本研究选择以访谈的方式进行,更加真实的呈现“老漂族”在进入到新的城市,在生活、社会交往、心理等各方面的变化和适应过程,了解其真实的内心想法和自我感受,从而丰富对老年流动人口的研究。

此外,本研究还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老漂族”近年来人群数目日益庞大,但除了少数的迁移老漂,更多的是流动老漂,户籍和居住地的分离使得目前国内对老年人的各项福利保障政策与其无缘。而不同于流动青年有着针对性的政策支持,“老漂族”的福利保障政策方面还处于滞后甚至缺位状态,因此,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从“老漂族”在城市生活中展现出来的适应状态、来分析对“老漂族”的社会适应产生影响的因素,并且针对“老漂族”遇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可行性建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梳理

2.1.1 老年人

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老年开始的界限是模糊的。所以说,关于如何界定老年在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说法。社会学家通常把老年人的概念按照年代年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进行划分。根据年代年龄的定义,在西方国家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45-64岁是人生的初老期,65‐89 岁称为老年期,90 岁以上称为老寿期。考虑到我国退休年龄等实际情况,本研究将老年人界定为60岁及以上人口。

2.1.2 老漂族

“漂”的概念和绝大多数新兴概念一样,产生于年轻人,运用于年轻人,“北漂”“广漂”等名目繁多的“漂泊一族”最早来源于网络,并随之发展成为大家所熟识的网络名词,学界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和划分的标准。唐钧指出,所谓“老漂”,简而言之就是:老了老了,还在漂泊[1]。比起其他“漂族”,除去“代际差异”,“老漂”与其他漂的最大不同就是他们是出于非就业因素的漂。王婷婷则给了很好的解释,“老漂族”就是为照顾第三代而远离家乡、来到陌生大城市的父母[2]

2.1.3 社会适应

斯宾塞认为,个体与所在的环境始终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既相互依存又互相争斗,适应是一个不停被打断又不停趋于平衡的过程;而个体的存在与发展,始终是以对环境的适应为前提的[3]。帕森斯也指出,“适应性”即:“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环境条件的要求,以及努力改变环境条件使自己能够获得更好发展的能力倾向”[4]

2.2老漂族群体特征研究

有学者通过对省际迁移老年人的研究,认为省际迁移以女性老年人的迁入或流入为主,以迁入到子女的家庭为主,以户主的父母或岳父母的身份等“被抚养类关系”为主,人的迁移不带动户口的移动[5]。其迁移的动因多为老漂的强家庭抚育与照料功能,而非经济因素,并且在老漂群体内部存在着强烈的异质性。孟向京等提出,流动老年人口呈现低年龄、高素质的特征,流动老年人口的子女一般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6]。除此之外也有学者对比了西方国家和中国迁移老年人口的情况,得出了西方老年人口迁移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养老环境,而中国老年人则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家庭的结论。

2.3老年移民的社会适应

2.3.1老年移民社会适应的心理状态研究

学者钱力之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适应方面的困难会降低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老年人的身体衰老会带来器官功能老化,比较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有紧张焦虑情绪、人际互动障碍等[7]。学者孙晓曼等认为老年人在城市生活关键是要调整好自我心理状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社会角色的转变,生理衰老问题,养老问题,晚年生活中的突发状况[8]。学者刘庆认为在城市生活,“老漂族”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赚钱养家,所以他们面临的适应困难主要包括心理适应困难和社会适应困难,至于经济适应和生理适应并不是他们主要的问题[9]

2.3.2老年移民社会适应的困境及养老问题

在目前已有的与“老漂族”相关的研究中,国内普遍观点认为“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主要包括面临的困境和养老问题这两个维度。而困境一方面是“老漂族”在城市生活面临严重的心理问题。由于生活环境的转变,“老漂族”需要面对陌生的人群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自我调节和排解能力有限,容易引发孤独,焦虑,迷茫,无助,缺乏归属感等多种负面情绪,严重的可能导致心理疾病[10]。另一方面是和子女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养老方面,“老漂族”的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够完善,在日常生活中这一问题比较突出,比如社会保险待遇、看病、公交卡等他们无法享受优惠 [11]

2.3.3老年移民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目前学界关于老年移民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相对比较丰富,更多的学者通过定量研究的方式获得大数据分析影响因子,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在当代社会中,老年人在社区中交往的邻居数量是对其社会适应状况的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而其参与社区活动的频率也从客观方面影响着其社会适应的主观感受[12],除此之外“老漂”主观的生活幸福感和地区归属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13]

还有一些学者则持不同意见,他们从几个不同的主题考量了“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宏观层面的政府政策,微观层面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影响,家庭居住环境,以及社区内的朋友交往四个方面[14]。除此之外学者认为,从个体层面来看,老年人会受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收入水平和心理情绪状态等几方面,从家庭关系来看,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程度,感情传达等方面也会产生影响,而从社会层面来看,则要着眼于大的社会环境以及社区组织对“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影响[15]

2.3.4迁移对老年人的影响

国外部分老年人有着退休后进行迁移的习惯,虽然他们的迁移往往是一种主动选择,但是这种迁移他们也同样需要重新适应新的环境,这种迁移同样会对他们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反映在环境变化导致的心理上的难以适应,国外学者称之为“心理应激”,主要体现在老年人出现焦虑、抑郁、意识模糊、孤独、退缩等情况。对于迁移和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舒适、社会良好融入之间的关系,学者们所持的观点大有不同。一派学者认为新的环境使得老年人无法及时调整适应,从而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危害,进而他们表现出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的情况,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16]。而另一派学者则认为迁移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毫无影响的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研究方法的选取

本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运用深度访谈的方式,直接面对面接触和观察访谈对象,由于“老漂”群体中有很大部分来自农村或小城镇,文化程度较低,面对面深访有利于确保资料的有效性。本研究通过与走访社区,与老人进行沟通,深谈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再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老漂族”目前面临的困境,为文章提供现实支撑。另一方面,“老漂族”虽然数量庞大,但由于总体数据的不确定性,样本框未知,难以进行定量研究。因此更适合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基于其本身的特点,更直接、详实的获取研究对象第一手真实且丰富的资料。

3.2 研究对象

研究地点的选取。“老漂”最初主要分布在北上广等大城市,而现如今随着人口流动,在各个一二线城市都有着较大的基数。笔者将郑州选作本研究的调研地点。相比起北上广等一线城市,郑州虽然经济、文化实力都还有待发展,但河南省人口基数庞大,郑州作为省会城市在河南省内一城独大,近年来由省内其他地区向郑州迁移的人口数量大幅增加,平均每年新增常驻人口25万以上,随之而来的老年移民数量也在上升。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中部地区一个重要的枢纽城市,虽然在民众素质、城市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等一些宏观层面与诸多一线城市和东南沿海城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选择郑州作为研究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研究对象的选取。本研究在郑州选取十位漂族老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为:(1)年龄在60周岁以上;(2)出于非工作原因来到郑州生活的老年人;(3)在该地居住满6个月以上。对研究对象的城乡、户籍、性别、职业等均不作限制。

在确定选择条件和标准后,先通过方便抽样的方式选取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并实施访问,再采用滚雪球方式请他们提供其他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

3.3资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访谈获得一手资料并综合文献法进行补充,访谈录音转录后,进行访谈资料分析,用逐步集中和浓缩的方式在研究数据中提炼出“老漂”的迁移原因、关系适应、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适应等几方面问题,并对其提出社会适应策略。调查主要在郑州市中原区进行,选取中原区内几个不同类型的小区寻找访谈对象进行深入访谈,调查为期一周左右,每个访谈约进行四十分钟并在访谈结束后补充完善受访者的个人、家庭相关信息等。访谈以“老漂”移居郑州的动因开始,从日常生活与安排、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和社交、社会环境与政策四大方面为核心,具体细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对“老漂”的了解

本研究共访谈十位在郑州半年以上的“老漂”,其中一位是出于养老目的来郑,九位是为了照顾第三代来郑,男性4位,女性6位,平均年龄65.7岁。在十位访谈对象中,有两位丧偶;四位与老伴分居,独自来郑,四位与老伴共同来郑。户籍方面,有七名老漂为农业户口,三名为非农业户口。居住状况方面,有三名“老漂”独居,或与老伴携第三代独居,七名“老漂”与子女或(媳妇、女婿)居住在一起。居住时间上有四位“老漂”已经在郑十年以上,六位在三年以内。下文笔者将十位访谈对象以A-J代称。具体情况见表4-1

表4-1 受访者基本情况表

编号

性别

年龄

家乡

来郑时间

户口类型

居住安排

A南奶奶

60

河南南阳

11年

农业

与老伴、孙女居住

B周奶奶

69

河南周口

15年

农业

与儿子儿媳居住

C洛爷爷

82

河南漯河

半年

农业

独居

D邢奶奶

60

河南荥阳

3年

农业

与儿子儿媳女儿居住

E何爷爷

62

河北保定

半年

非农业

与女儿女婿老伴居住

F党爷爷

74

河南平顶山

13年

非农业

与儿子儿媳居住

G张爷爷

60

上海

3年

非农业

与老伴、孙子居住

H胡奶奶

61

河南新密

3年

农业

与儿子儿媳居住

I邹奶奶

67

河南周口

半年

农业

与儿子儿媳居住

J洛奶奶

62

河南漯河

10年

农业

与儿子儿媳居住

第四章“老漂族”的社会适应研究

4.1 “老漂族”的心理适应

4.1.1迁移初期的心态

面对来郑成为“老漂”这个问题,从家庭中有一方提出需要老年人从故乡移居郑州开始就已经在老年人心中产生心理变化,老年人内心的主观感受成为先导因素,对其他各方面的适应产生影响,笔者尝试从这一角度入手,来探索“老漂”从决定来郑到一段时间之后的心理适应的动态过程。

首先,决定来郑对于子女方面来说可能只需要为父母筹备一个居室,是一次简单的搬迁。但对于“老漂”来说,甚至是他生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来到郑州,是他们生活地点的改变,也是一种全新生活的开始,这里迎接他们的可能是自己至亲的孙子孙女,是儿孙绕膝的欢乐,但却也有很多未知的困难。而面对这些,很多老年人自己内心中也是充满矛盾的。

南奶奶:过来时候,那时候那想着哄小孩呢,你不过来没办法,就这一个儿子。(女,60岁)

洛爷爷:你不想来也不行啊,那你,就是你,跟着自己的孩子媳妇,你不来,你跟人家去啊,是吧?(男,82岁)

周奶奶:想不想来,那你不想来不中啊,带孩子的,不想来也没办法啊。(女,69岁)

党爷爷:这个我跟你说,想来就跟孩子们在一块儿,近一点,为什么。不想来,自己安生,自由。(男,74岁)

根据几位“老漂”的表述,可以看出,来到郑州,老年人做出来郑的选择是面临着困扰的,甚至说某种程度上是非常被动的,他们本身是不情愿的,更多的老年人认为这个事情自己是“不得不做”的,因此他们被动的抛下自己的配偶,抛下自己的事业,自己耕种了一辈子的田地,来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养老或者帮忙照顾第三代。在这样一个状况中,笔者认为中国人的“家”观念扎根在老人心中,影响着她们的选择。学界惯常使用推拉理论解释人口流动,在老年人口身上也一定程度的适用,流出地的拉力在于老人的亲朋好友以及一辈子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而流入地的拉力则相对更为强大,一方面,老人有一种强大的使命感,他们认为孩子需要他们,来操持家务,来照顾第三代,他们来替孩子分担责任,他们不是累赘而是被需要的(来郑养老的老人则认为来郑养老能让子女更放心,独自在家会使孩子更加牵挂,所以他们需要他来到这里)。另一方面,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是大部分老年人都不能免俗的,即使来证的生活孤寂、烦琐、不自由,但很多老年人享受看着孙子(女)长大的过程,这二者形成合力推动着老人虽然不情愿,但还是义无反顾的离开故土,成为“老漂”。

4.1.2性别因素对心理适应的影响

初到郑州,老人们面对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相对来讲,男性比女性的适应能力更强一些,城市来郑的老人比农村来郑的老人适应性更强一些。在性别方面,笔者认为一方面是由于男女情感差异本身所导致的,女性本身的情感更为细腻、敏感,所以乍然离开故土造成的陌生感会对其造成更大的冲击。以洛奶奶(女,62岁)为例:“刚来时候着急啊,自己给家里呆住,这门口人一个不认识,家里孩子一去上班我给家急了直哭。”而党爷爷(男,74岁)则表示“这是在城市习不习惯,反正我是习惯了,我过去是在武汉(待过)”。可以看出男性相对来说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另一方面,在笔者的研究对象中,女性多为出自农村的家庭主妇,文化水平低,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故土,守着家庭生活和农村的土地,社交范围也很局限。而男性则相对文化水平高于女性,并且出于工作、当兵或者其他原因都有过在城市间奔走生活的经历,党爷爷(男,74岁)表示“年轻时候全国都跑遍了,也没啥不一样”,所以相对于女性来说,这个年龄段的男性因为年轻时比女性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参与社会的程度更高,因此,到老年时也可能更容易适应新环境。

4.1.3城乡身份对心理适应的影响

在城乡方面,农村来郑老人面对着更多一层困难,一方面,他们需要重新学习城市的规则,家庭器具的使用等等,在访谈中周奶奶表示在农村生活还要使用钻井取水,烧火做饭,出门是泥土地,过着夜不闭户的生活,但在城市生活,洗衣做饭取水都可以使用现代工具,是他们觉得非常方便的,周奶奶(女,69岁):“现在可轻松,做饭吧也不用提水,水管一拧,可美。你做饭刷锅都不用提水,你在老家弄个压井咕嘟咕嘟压,你说干活累的跟什么似的还得压井,那压井也可累呀。”而不习惯的是出门进门都要反锁门,人与人之间互相防范,周奶奶(女,69岁)说:“家里毕竟几十年了,老邻老舍的啊,都出去,出门都不用关门,别说跟咱这样,出门都赶紧带门带着,晚上都反锁着,家里不用带门,敞着门就跑了。”;另一方面,农村进行着传统的耕种,老人们基本还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米、面、蔬菜、肉类,都可以在自己种植、养殖,他们只有很少的消费,也几乎没有经济来源,而进入到城市,每一项活动都是金钱消费,在经济方面他们产生了愧疚感,认为自己给子女造成了经济负担。

洛爷爷(男,82岁):这个城市里贵的很,什么都比农村贵,就那么大的小包子,一块钱一个,在我们那儿,一块钱三个,你想想,差多少,在我们那儿一块钱就吃饱了,这儿得好几块。我在这儿租个房子,那一间房子,一月一千五,这边消费高。

在谈到平时的休闲娱乐时,周奶奶表示,平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就在小区走走坐坐,有认识的人就简单的聊两句,会打牌但从不参与老年人的打牌活动,因为打牌是要花钱的,她认为自己从农村来,在这里吃住都花孩子的钱给他们造成了负担,希望尽量节俭,不想产生更多额外花销。她在访谈中说“他这都来钱的,你本身你在这儿就吃的孩子的花的孩子的哈,你都吃的花的都他们的,你再在这儿给他懂啊(浪费的意思),不来。”(女,69岁)

也有部分老人对自己的农村身份感到自卑,表示不会主动与城市老人说话,怕被瞧不起。

南奶奶:(声音放小了)哎哟,在这种地方,有的人家跟你说话了你跟人家说句话,有的不爱说话你跟人家说话也不那个,也不怎么跟人家接触那么多。(女,60岁)

在访谈的过程中,笔者感受到南奶奶是比较健谈的人,但在被问起“平时会跟这些爷爷奶奶聊天吗”时,受访者压低了声音,凑近访谈者表示,别人与她交谈才会与别人说两句,除此之外也不与别人接触太多。另一位受访者在被问到此问题时,也表达了否定态度,“怕人家城里人觉得我们‘那个’”。所以他们多多少少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自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与他人的交往,与社会适应的进程。

而对于其他城市来郑的老年人来说,他们需要面对的更多的只是一个新的城市环境的适应,而这种差别是相对小的。受访者何爷爷(男,62岁,河北石家庄人)表示:“跟在家基本上算差不多吧。”张爷爷(男,60岁,上海人)也表示:“基本上没什么区别,现在不管北方南方,都很方便了”从石家庄和上海来到郑州,从省会城市/直辖市来到省会城市,除了人生地不熟,没有觉得有什么太大差异。与农村来郑的“老漂”不同,何爷爷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爱打乒乓球),并会非常主动的与人攀谈,也成功的在小区内找到了球友,买了价格不菲的球拍,为小区球台换了网,日常约着球友去打球,他明确的表示,找到志趣相投的球友之后“现在觉得好多了,适应了”。

所以虽然“老漂”老人都产生思乡情绪,表达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但其程度是不尽相同的。而经过几个月的适应过程老年人的消极感受渐渐减弱,熟悉了生活环境,含饴弄孙的忙碌生活使得他们无暇思乡过甚,认识了新的玩伴,渐渐有了可以说说话,一起去买菜的人,几乎每个老漂都需要熬过这样一个阶段,只不过根据个体主观差异,在时间长短上有所不同。

4.1.4“老漂”对于郑州的归属感

对于归属感这样一个社会适应和社会认同的关键感受,老人们普遍反应不佳。尽管有些老人已经在郑生活十年以上,他们仍然表示不考虑外在因素的情况下,其内心的主观感受,还是认为城市再好,再便捷,再比农村条件好,还是希望能够在孩子不需要他们,自己年老多病之后回老家养老,落叶归根。

谈起想回家的原因,受访者南奶奶(女,60岁)说:“老家起码豁亮,在这儿出来都是楼,在我们那儿水也好,我们那儿是清水,我们那井里水都是清水,院子里打井我们才打两丈,两丈多一点我们那水都吃不完。”看起来,南奶奶认为老家环境更好,所以希望回老家养老,但在后面的访谈中,她哈哈大笑着承认觉得家里哪里都好。而另一位受访者周奶奶(女,69岁)则表示相比农村一下雨就泥泞的土地,还是城市的环境比较好,但是老家再不好那也是老家,还是想回家养老。由此可见,城市的生活虽然便捷,但是“老漂”并没有对外在的条件太过留恋,他们更重视内心的情感,觉得老家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而对于丧偶的老人来说,虽然他们也表达出还是老家好的态度,但是由于家里没有直系亲属,孩子不放心他们独自在老家,他们自身也有一些顾虑担心独自在老家生活出问题,所以已经基本接受了扎根郑州的事实。在谈及选择在老家养老还是郑州养老的问题上,洛爷爷(男,82岁,丧偶,子女均在外地)表示:“在家,别说孩子不放心了,你就是爷们他也都不放心,为啥,老了,八十多了,我们那儿,年轻人他一个人,大刘的,这人他叫德安,他四十多岁,过去在家一天没有出去,咦这人怎么弄的,人家上她家,闻见了,就到他那院子,闻见臭气,都臭屋里了,所以说你别说他,你不如是,如是不如是总之死了你不能叫臭屋里,是吧?”

洛爷爷在谈及此问题时,沉默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笔者认为对于不能再老家养老还是有些遗憾的,但客观条件的确不允许,他也只能在郑州养老,但其去世之后还是希望能够送回老家安葬。

安土重迁是中国人长久以来延续下来的思想,对于绝大多数“老漂”来说,他们内心更认同老家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属地,而郑州只是他们在当前人生阶段为家庭做出的让步与被迫选择,当他们可以没有顾虑的为自己选择,他们仍会回到他们最为熟悉的老家来安度晚年。

4.2 “老漂族”的家庭关系适应和角色调整

父母从自己的家中来到郑州子女的家中,他们的角色已经在悄无声息的发生变化。他们曾经拥有属于自己的社会身份,而在来到郑州后,相当于进入了“别人的家”,虽然这个“别人”是自己的孩子,几乎所有的“老漂”都达成一致,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来帮忙的,作为一个服务者的角色存在在家庭当中,所以他们几乎不“多管闲事”,以非常自然而然的心态放弃了自己的父母权威,交由子女做所有决定,自己只做好该做的事情。

这种权威的没落,也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的负面消极情绪,老年人在此方面的身份认同感非常强,他们明确的知道自己“漂”的目的何在,非常客观的看待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回避的态度面对一些不和谐和冲突,更多的理解子女的辛苦,几乎所有老年人都认为他们进入到子女的家庭中,家庭关系没有发生什么负面变化,甚至更加热闹,更加亲密了。

胡奶奶:关系处的比较融洽,还可以(女,61岁)

党爷爷:相处的挺好(男,62岁)

邢奶奶:反正是也可和谐吧,也没啥吵吵闹闹的,爱说笑话,说说反正是可热闹。(女,60岁)

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家庭关系很好,没有什么负面变化,不止一位受访者表示“她要对我不好,我才不在这儿待”,虽然人多、事多,没有自己在家中自在,但他们认为在这种相处中,家庭更热闹,家庭关系更紧密了。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家庭外建构一个新的社会关系相对来说是很难的一件事。一方面,老年人缺乏社交工具,虽然受访的所有老年人都有手机,但有一半的人根本记不住自己的电话号码,还有的不会使用,只会接不会打,并且绝大多数人出门并不随身携带手机。这就给老年人建立联系造成了很大的困境,只有“遇见”才能有短暂的联络沟通,所以很难建立稳固的关系。另一方面,受访者中90%的“老漂”是出于照顾子女及第三代来郑,他们的日常安排是比较满的,做早餐,送孩子,买菜,做饭,接孩子,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非常有限,这也就制约了老年人共同从事某种活动来加强交流,建立联系。除此之外,有的老年人可能还会受到本身性格因素,语言问题等方面的影响。在研究中发现,绝大多数老人即使已经来到郑州三五年,甚至十几年,都没有能够建立新的稳固的社会关系,即使有认识了很久的老伙伴,也仅限于路上遇到了闲谈几句就各自进行自己接下来的安排的交情。

周奶奶:给这儿你看,谁也不串门,谁也不上谁家家去啊,都见了面打个招呼妥了,这都最好了,你说这邻居对门谁也不回谁家家去,不习惯,在家里,那都一个门的,吃饭啊什么的,都一撮一帮,给那儿吃着说着啊,可得劲,可热闹,给这儿猛一下子好像被圈住了一样感觉,就是不认的人吧,又不出门,也不让出门啊,出门,出来净是点的陌生人,也不认识,跟人家说个话吧,也都嘴边那几句,说完都没了,嘿嘿嘿。(女,69岁)

这位受访者在访谈中对比了城市和农村的邻里交往方式差异,她认为在农村通过串门,吃饭、聊天等方式使得邻里交往更亲密,而在城市大家的交谈更流于表面的几句简单问候,不止一位“老漂”表示聊来聊去就最边上的几句话,没有更深入的交往,稳固的社会关系也就无从谈起。

研究发现,老年人的活动范围几乎被限定在孙子辈的学校,菜市场,社区之间,他们能够接触到的人非常有限,其社交范围多为社区内同类型的其他老人,理论上来讲,他们应该非常容易找到共同点,产生共鸣,成为知心好友。但事实上,受到时间上的限制,联络工具的不善使用,使得他们的关系建立的非常表面化,很难交到说知心话的朋友,这使得他们感到非常无力。

4.3 “老漂族”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适应

生活方式适应是老漂族,尤其是来自农村的老人习惯和适应城市生活的重要方面。对于农村来郑的“老漂”来说,对于社区生活,家庭器具的使用需要一个阶段的学习与适应。除此之外,在子女的家庭中进行生活,最直观面临的问题就是与子女生活习惯的差异,作息时间、饮食习惯、金钱消费等方面,但对于笔者的研究对象来说,他们大多不具备足够的经济基础,依赖于子女的金钱帮助,他们个人生活非常节俭,也对于年轻人一些比较浪费或大手大脚的习惯看不太顺眼,但他们非常理智的认为,钱是孩子自己赚的,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花钱方式,所以他们很少会对子女的行为方式提出过多意见,虽然双方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但多数以老人的回避与妥协告终。

居住环境影响着老漂族对新的城市生活的适应,由于研究对象中大部分受访者来自于农村,他们普遍认为城市的居住环境相对于家里来说比较狭小,不够宽敞,城市人多车多,居住环境反而没有家中山清水秀。

南奶奶:他不是说不怎么样,在这些地方他别扭的慌,没有在屋里敞荡,在屋里你想在底下啊你出门你出门了都敞荡,你这整天待在楼上,都觉得越待越觉得没意思(哈哈哈笑)(女,60岁)

何爷爷:反正郑州嘛,郑州,人多,车太多了,整体来说不太干净,人多车多,卫生这一方面我觉得是不干净(男,62岁)

邹奶奶:生活环境不错,去哪儿了,出了门那都是扫的干干净净的(女,67岁)

而另一方面也有老年人表示习惯了城里的宽阔道路,觉得农村哪里都不干净。但这种不适应一方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适应减弱,另一方面,老年人并不十分在意这些客观的外部环境,所以对他们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而至于老年人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福利政策,“老漂”虽然人在郑州,但受到户籍和社会政策的限制,难以享受到与郑州老人相同的福利政策,以老年人最关注的医保问题为例,老年人异地看病需要出具转诊证明,即时目前正在逐步建立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周转金制度,但在该制度下,对于没能按规定办理转诊转院手续的病人,按相应医疗结构级别报销降低20%,所以虽然同为省内,非郑州户籍的老年人在郑州看病能够报销的比例还是少于本地老年人的,并且需要回到户籍地重新办理相关手续。而享受异地转诊即时报销,患者首先需要到参保地定点医疗机构(即户籍所在地医疗机构)填写“省内异地转诊就医审批表”,然后选择异地定点医疗机构,通过转诊审批后才能够通过省级异地就医清算管理平台,凭借社会保障卡和审批表到医院办理手续进行报销流程。除此之外一些老年人乘车、公园门票等老人福利政策非郑州户籍的老人都不能享受,虽然大部分老年人表示这些外物他们不甚在意,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老年人的客居感,对其社会适应造成了一定影响。

第五章 “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对策建议

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老漂族”无论是在心理层面的动态适应过程,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的习惯过程以及家庭关系和个人角色的调整过程中都遇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出于“老漂族”的个人因素,包括其性格、阅历、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影响,有些与家庭因素息息相关,除此之外,同时也被许多如社区环境、社会政策等方面的外部条件客观制约。针对前文“老漂族”所遇到的问题,笔者在此提出几条社会适应策略。

5.1“老漂族”进行自我调节

首先,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虽然大多数老人成为“老漂族”是一种被动选择,但老年人既然不得不面临这样的环境,排斥性的逃避现实不如更积极主动的去面对和解决存在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及时调节好自己的心态,遇到问题多与子女进行沟通,敞开心扉吐露不快,将内心的郁结与不快进行纾解。

剩余内容已隐藏,请支付后下载全文,论文总字数:21270字

您需要先支付 80元 才能查看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