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取代邻菲啰啉衍生物的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开题报告

 2022-02-28 20:54:5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具有超薄、 重量轻、 亮丽色彩、 低功耗及可柔性显示等特点,在平板显示和固体照明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光材料是 OLED 技术的核心, 作为三基色之一的蓝光材料尤为关键,这是因为不仅材料本身可以作为发光层得到蓝光器件, 还可以向其中掺杂其它发光颜色的材料得到绿光、 红光和白光发光器件。 到目前为止,蓝光材料相对于绿光和红光材料而言发展较为缓慢。 这主要由于蓝光有机半导体材料禁带较宽,其电子能级与器件电极能级匹配性较差,影响了载流子的有效注入,使得该类材料很难兼顾效率、 稳定性以及色纯度等问题。上述问题虽然可以通过主客体掺杂的方法解决,但掺杂增加了器件制备的复杂程度和难度,降低了重复性,同时,掺杂型器件在使用时可能出现相分离等现象,影响器件的稳定性。所以,主体发光的非掺杂型蓝光材料在器件制备时工艺更简单,具有更多的优势,更具发展前景。

2001年,唐本忠课题组报道了一系列硅衍生物,发现它们具有比较有趣的聚集态引起的荧光现象,这个有趣的现象为设计高效的固体荧光材料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最近,4,4′-二(2,2-二苯乙烯基)-1,1′-联苯及其类似物被报道具有聚集态荧光增强现象,认为此类化合物的聚集态荧光增强现象是来自于具有三维立体结构的1,1-二苯乙烯基的贡献。本文将二苯乙烯基引入邻菲啰啉衍生物中,希望发开一类聚集态荧光增强的蓝色固体发光材料。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通过合成5位取代邻菲啰啉衍生物进一步研究该衍生物的分子结构。

(2)用nmr、ir、ms表征其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其光谱性质。

(3)然后分析聚集态荧光增强性能,并测试5位取代邻菲啰啉衍生物的生物光电性能及加入二苯乙烯基后的荧光效应。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4. 参考文献

[1]笪祖林,朱复红,杨冬亚等,稀土铈-草酸-邻菲啰啉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j].应用化工,2008,37(3):1-4.

[2]李沙沙,由邻菲罗啉及其衍生物堆垛的稀土镧系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1-5.

[3]彭宝剑,上转换发光显示三基色材料及其光电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 4:1-6.

[4]孙迎辉,邻菲啰啉衍生物铼、钌和铂及异腈铂发光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5: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12-19~2022-01-13 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2.2022-02-20~2022-04-14 熟悉弱光上转换研究的发展,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并开始实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