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系统氮氧化物成因、变化规律与调控现状开题报告

 2021-08-14 02:03: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逐年升高,带动了我国水泥行业的发展,氮氧化物是水泥窑炉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其排放已成为继电力、汽车尾气的第三大排放源[1]。氮氧化物仅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是二氧化碳的200多倍,对农业、林业、全球气候、自然环境及人类身体健康都具有极大的危害[2]。

据环保部数据显示,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2011年为1729.7万吨2012年为1658.1万吨,2013年为1545.6万吨,2014年达到1404.8万吨,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67.6%。现今我国雾霾天气日益严重,政府对水泥制造业氮氧化物的排放提出了更高的减排要求,为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对水泥窑系统中氮氧化物研究迫在眉睫。

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历程为:立窑——中空干法窑——湿法长窑——立波尔窑——预热器窑——预分解窑,生产技术已经逐步趋向成熟[3]。众所周知,在水泥窑煅烧水泥熟料时,生成的nox分为三种:热力型nox,燃料型nox,快速型nox,有害气体nox的来源中最主要的有两个:燃料型nox和热力型nox,燃烧温度高于1500℃时热力型nox则显著增加,快速型nox对温度的依赖程度低,影响较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基本内容

1)分别采集不同窑系统、不同燃料条件及不同脱销工艺下窑尾烟室、分解炉及预热器出口尾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分析水泥生产中氮氧化物的成因、变化规律及调控效果。

2)结合调研数据,通过和先进水泥制造技术比对,分析我国水泥生产中氮氧化物减排和调控的适宜措施,明晰我国水泥工业后期在氮氧化物减排和调控方面的科技发展突破口与潜力点,为进一步降低水泥熟料制备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和提高我国水泥工业氮氧化物调控技术提供建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完成英文翻译。明确调查研究内容,了解调查研究所需原料、仪器和设备。确定技术方案,并完成开题报告。

第4-12周:按调查研究方案开展论文工作,采集并处理数据

第13-14周:对研究数据整理及补充,完成并修改毕业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沈序辉.水泥工业适用的脱硝技术[j].中国水泥,2013(05):60-63.

[2]叶文娟.水泥窑炉nox形成的控制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0.

[3]高长明.我国水泥工业技术进步革新换代历程的反思与启示[n].中国建材报,2014-10-20(00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