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衍生物制备与聚集态诱导荧光增强性能研究开题报告

 2022-04-22 22:30:0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由三个苯环组成的苯并菲化合物最早是从苯的热裂解产物中分离出来,并由schultz 首先称之为triphenylene(苯并菲). mannich于1907年第一次合成了苯并菲,远早于1977年盘状液晶的发现, 并基本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式. 此后,各种苯并菲以及类似的稠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不断地推出,直至1960 年buess和lawsons将苯并菲成环的各种合成方法进行了一次综述,并曾预言其将具有特殊的电学或光学性能.此后, 苯并菲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仍在继续,但对苯并菲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的综述却鲜有报道.随着有机、高分子在光电子领域的突破,人们越来越关注具有特殊结构的苯并菲衍生物的化学、物理性质,特别是近年来合成的带有柔性侧基的苯并菲衍生物.从这种材料分子结构来看, 其中心坚硬的内核和外围不同功能性的官能团赋予苯并菲以超分子化学和材料化学的潜能.典型的材料是2,3,6,7,10,11-六取代的苯并菲衍生物.它的周边是6~8个碳的取代基, 这些分子较易通过π-π之间和相互作用烷烃侧链之间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而堆积成柱,由于柱内分子电子云的相互交叠,载流子更倾向于沿着柱的方向传递,这些性质使之可以被应用到光电导和光存储设备、光伏电池和发光二极管中. 基于国内外近50 年来的研究文献,阐述有关具柔性侧链取代的苯并菲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上转换材料作为激光工作物质在近十几年来而受到重视和研究。

目前上转换发光机制和材料的研究都是主要集中在离子能级范围的跃迁机制上, 但由于基质材料以及受激发的离子的不同, 上转换的光子跃迁的机制类型也不完全一样。

因此, 上转换发光机制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不同的新材料的出现而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上转换即通过多光子机制把长波辐射(低能量)转换成短波辐射(高能量)的过程。

上转换发光因为其不需要严格的相位匹配,对激发波长的稳定性要求不高、可以非常有效地降低光致电离作用引起基质材料的衰退、输出波长具有一定的可协调性等优点。

在防伪应用(红外上转换材料油墨)、固态激发器(激光二极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拟采用文献调查和实验探究完成以9-溴菲,苯硼酸为原料,四三苯基磷钯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在2m碳酸钾溶液环境下采用磁力旋转加热,合成新物质,经过萃取,抽滤,最后采用硅胶层析柱法提纯。

用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等进行了表征。

并以硫酸奎宁为参比测试荧光量子产率数据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Y.Y. Cheng, B. Fckel, R.W. MacQueen, T. Khoury, R.G. Clady, T.F.Schulze, N.J.Ekins-Daukes, M.J. Crossley, B. Stannowski, K. Lips and T.C. Schmidt, Energy Environ. Sci., 5, 6953 (2012).2. R.S. Khnayzer, J. Blumhoff, J.A. Harrington, A. Haefele, F. Deng and F.N. Castellano, Chem. Commun. (Camb.), 48, 209 (2011).3. Q. Liu, T. Yang, W. Feng and F. Li, J. Am. Chem. Soc., 134, 5390 (2012).4. A. Karotki, M. Khurana, J.R. Lepock and B.C. Wilson, Photochem.Photobiol., 82, 443 (2006).5. G.S. He, P.P. Markowicz, T.-C. Lin and P.N. Prasad, Nature, 415, 767 (2002).6. X.M. Wang, F. Jin, Z.G. Chen, S.Q. Liu, X.H. Wang, X.M. Duan, X.T.Tao and M.H. Jiang, J. Phys. Chem. C, 115, 776 (2011).7. X.Y. Huang, S.Y. Han, W. Huang and X.G. Liu, Chem Soc Rev, 42:173-201 (2013).8. S. Baluschev, T. Miteva, V. Yakutkin, G. Nelles, A. Yasuda and G.Wegner, Phys. Rev. Lett., 97, 143903 (2006).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13-02-26~2013-03-20查阅文献,制定实验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2,2013-03-21~2013-04-14熟悉并多苯研究的发展,掌握基本实验操作,并开始实验。

3,2013-04-15~2013-04-20总结前期工作,完成中期汇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