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能源发电侧的储能系统经济性建模开题报告

 2021-11-01 22:21: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1.研究背景随着人类社会对能源需求的不断提高,利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来发电被人类广泛关注。

但是,这些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功率输出存在不连续,不稳定,随气候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大规模的接入势必会导致电网调节困难。

因此会造成大量的弃光弃风问题,在新能源发电侧增加储能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把消耗不掉的电能储存起来,在发电不足或用电高峰时放出,可以使发电趋于平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研究内容1.调研分析新能源发电侧储能的功能及作用;2.调研各类储能技术的特性及经济性建模方法;3.建立新能源发电侧的储能系统的成本/效益模型;4.结合案例分析新能源发电侧储能的经济性可行性;研究方法1.了解并掌握新能源发电侧储能的原理;2.设计模型进行量化计算新能源发电侧的储能系统的成本/效益;3.改变影响新能源发电侧的储能系统的成本/效益参数,并分析趋势;4.得到一些新能源发电侧的储能系统的成本/效益的边界条件和结论;5.最后进行结合目前已建成的新能源发电侧的储能系统的项目案例,进行分析。

研究目标建立新能源发电侧的储能系统的成本/效益模型,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新能源发电侧储能的经济性可行性研究计划2020.1-2020.2 文献调研及现状分析;2020.2-2020.3 各类储能经济性建模方法对比分析;2020.3-2020.4 新能源发电侧的储能系统的经济性模型研究;2020.4-2020.5 案例分析2020.5-2020.6 毕设论文编写及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