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溢油图像识别算法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2-03-10 20:09: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背景

早期的雷达系统利用时间延迟来测量目标与雷达之间的距离,通过多普勒频移检测目标移动速度。1951年,wiley发现雷达利用回波信号中的多普勒频移可以改善方位分辨率,这一发现标志着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 sar)技术的诞生,其原理是通过信号分析技术来构建一个等效长天线,进而改善方位分辨率或垂直距离分辨率。sar作为一种有源系统,即主动发射电磁波而不依赖太阳光照,确保了全天时观察,此外,由于sar所使用的微波波段电磁波具有对云、雾和降水不敏感等特点,保证了其具有全天候等特点。综上所述,合成孔径雷达可以在极差的气象条件西得到可以和光学照相相媲美的高分辨率雷达图像,因此,所获得的图像已用于海洋研究、地质勘察和军事侦查等领域。

(2)目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主要研究sar成像原理和成像算法,以点目标为例,在matlab平台上仿真成算法,分析成像算法对分辨率的影响。sar的基本功能是获得地域图像,尽可能逼真的再现辐射地域特征。

提交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论文中详细设计和分析:

1、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 sar)技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第一章:简要介绍合成孔径雷达的成像原理。

第二章:介绍sar益油图像的特点和图像常用的图像分割算法。

第三章:利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sar益油图像分割算法的设计。

第四章:算法比较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梁小祎, 张杰, 孟俊敏. 溢油sar图像分类中的纹理特征选择[j].海洋科学进展,2007,25(3):346-354

[2] 邹亚荣, 王华, 朱海天等. 海上溢油sar图像分割算法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09 28(3):313-315

[3] 石立坚, 赵朝方, 刘朋. 基于纹理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的sar图像中海面溢识别方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39(6):1269-127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1月15日—3月20日 查阅相关报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3月21日—4月10日 学习sar益油图像的特点和图像常用的图像分割算法;

3.4月11日—4月31日 利用matlab仿真软件进行sar益由图像分割算法的设计并进行比较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