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2013年11月24日到27日暴雪过程分析开题报告

 2024-07-08 17:12:37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暴雪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具有降雪量大、持续时间长、积雪深度厚等特点,往往造成严重的交通阻塞、电力中断、农业减产等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东北地区地处我国高纬度地区,冬季漫长寒冷,是暴雪灾害的频发区之一。


本选题选择2013年11月24日至27日发生在东北地区的罕见早暴雪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一方面,深入分析此次暴雪过程的形成机理、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可以为该地区未来暴雪灾害的预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减轻暴雪灾害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此次暴雪过程具有发生时间早、降雪量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丰富对东北地区暴雪天气气候特征的认识,提升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发展规律的理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暴雪作为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一直是气象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数值模拟、统计分析、遥感监测等手段,对暴雪的形成机理、预报方法、灾害评估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卫星遥感数据、再分析资料等,对2013年11月24日至27日东北地区暴雪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1.东北地区气候概况:分析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点及主要影响系统,为此次暴雪过程分析提供背景信息。


2.2013年11月24-27日暴雪天气过程背景:分析此次暴雪过程的天气形势演变特征,包括地面气压场、高空环流场、温度场、湿度场等的演变特征,以及天气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收集2013年11月24日至27日期间东北地区及周边地区的相关数据,包括:-地面观测资料:气温、降水、气压、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数据,来源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卫星遥感数据:云图、雪盖、降水估计等数据,来源于风云卫星、noaa卫星等。

-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ncep/ncar等再分析数据,用于分析大气环流背景场、水汽输送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精细化分析:利用高分辨率的观测数据和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11月24日至27日东北地区暴雪过程进行精细化的时空分析,揭示暴雪过程的精细结构和演变特征。


2.多因素综合分析:综合考虑天气尺度系统、中小尺度系统、水汽条件、地形因素等多种因素对暴雪过程的影响,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定量评估各因素的贡献,揭示暴雪过程的形成机理。


3.针对性提出建议:针对此次暴雪过程的特点和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暴雪灾害预测预警建议,为提高东北地区暴雪灾害防御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王东勇,张人禾,李丽,等.2013年11月东北特大暴雪成因分析[j].气象,2014,40(5):513-523.

[2]郭锐,张庆红,姜俊,等.2013年11月24—27日东北地区暴雪天气过程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4,30(6):1-8.

[3]张博,李永生,王楠,等.2013年11月24—27日东北地区一次罕见暴雪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j].气象学报,2015,73(2):249-26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